从方从哲府中出来,程光阳回到明时坊,开始与妙染一起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便乘马车启程。
他本想把客光先和侯国兴留在明时坊看家,可两人说什么也要跟他一起南下。
没奈何,程光阳只好临时决定,把两人也一起带上,反正郑毓麒和吴天策还住在明时坊,程光阳不担心自己留下的东西会弄丢。
听说程光阳要离京,周延儒连忙约上几个翰林院的朋友,在柳泉居为他设宴送别。
“复甫,你那本《斗破苍穹》,我已拿去给人看了,驸马府的万皇孙,翰林院编修马之骐,庶吉士冯铨、罗喻义,个个读完都说妙不可言,争着跟我要全本。”
柳泉居雅间,周延儒一面自顾自斟酒,一面兴高采烈地对程光阳道:
“我还叫人找了京城最好的书坊,准备将此书刊印,你猜如何?那书坊老板读完前几章,非但不要刊印钱,还准备出二百两银子,将全书书稿买断。”
程光阳睁大眼睛道:“玉绳兄,你不会真卖出去了吧?”
“哪里话,区区二百两银子,我怎会看在眼里。”周延儒把头摇了摇。
听到周延儒没有卖书,程光阳总算放下心来,接着道:“玉绳兄,关于印书之事,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
“哦,这是为何啊?”
周延儒不解,不就是印个书吗,上哪儿印不是印,怎么还要从长计议了。
程光阳笑着道:“照愚弟之见,你应将全文书稿,分作数个部分,拿到不同书坊刊印,等印成之后,再合为一体。”
“复甫的意思,莫不是想让我把印成的书,拿去售卖?”周延儒沉思片刻,询问道。
“然也。”
程光阳一面点头,一面徐徐道:“届时玉绳兄所印之书,须分成‘精装’、‘普通’两版,各择渠道发行。”
“凡精装版,刊印不宜过多,字体务要清晰,排版务要精细,纸张选用上等,适量加以插画。印成之后,先当成礼物,送给那些在京的显宦勋贵、名流才子,请他们代为作序,有了这些人的推广,用不了多久,此书定能爆火出圈。”
虽然不懂什么叫爆火出圈,不过程光阳话里的逻辑,周延儒还是明白的,连连颔首道:
“有道理,精装版贵精不贵多,那么普通版,是否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呢?”
“不错,玉绳兄不愧是皇上钦点的状元,思路果然敏捷。”
程光阳笑着道:“普通版应该尽量多印,印得越多越好,质量一般即可,但也不要过于低劣。”
“等精装版名气在京师传开后,必然有无数士子好奇,想要一窥究竟,届时玉绳兄再找几家书坊合作,将提前印好的普通版批发出售,何愁不能大赚一笔!”
程光阳之所以要周延儒这么做,自然是为了提防那些盗版书商。
只要小说全文内容不泄露,普通版数量又印得够多,将来就是真出现盗版了,那些无良书商也只能分得一点残羹冷炙,而利润大头,已然被自己两人拿下。
“复甫,我对你可真是越来越佩服了……”
周延儒听罢,目瞪口呆良久,深吸一口气道:“似你这般精明头脑,就是不考进士不当官,去跟人经商做生意,只怕迟早也能成为巨贾。”
“玉绳兄抬举我了,做生意是要本钱的,我出身寒门,不像玉绳兄你,家中堆金积玉、富埒王侯。”
程光阳笑了笑,摇头道:“况且商贾再有钱,见了当官的,不也还是得垂下脑袋,夹着尾巴做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难道是空话么。”
“哈哈哈……说得是。”周延儒深以为然。
程光阳顿了顿,接着道:“此番刊印书籍之事,全赖玉绳兄费心,待书成之后,愚弟希望能在书扉首页处,共同署上你我二人的名字。”
“不可,万万不可,这怎么能行?此书是你一手所成,我怎可窃此奇功?”
周延儒闻言,立刻摇头拒绝:“复甫不要看低了我,我周玉绳固然好名,但也不屑为此龌龊之事。”
程光阳本意是想酬谢周延儒,毕竟《斗破苍穹》这本书,本就是自己抄后世土豆大神的,并非原创。而校对、排版、刊印,发行诸事,全都要交给周延儒去具体负责,对方的任务不轻。
说实话,对于周延儒,程光阳是颇为感激的,此人在史书中的形象固然不佳,做朋友却算得上一流。
不过对方既然固辞不受,程光阳也不好再勉强,于是换了个方式道:
“这样吧,届时新书印成,就请玉绳兄亲自作序,置于页首。你是癸丑年的会元和状元,现在又做了翰林院修撰,天下谁人不识你的大名,有你为本书首序,四方雅士一旦闻知,还不争相购置么?”
“嗯,写小说么,我不是复甫你的对手,不过题跋作序,这倒是我的专长。”
这回周延儒没有推辞,当即笑着点头道:“好,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
与周延儒商议好印书之事,翌日程光阳便正式启程离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