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死地盯着李去疾。
那眼神,仿佛一头饥饿的猛虎,要将眼前猎物的骨头一寸寸看透、嚼碎。
李去疾却像是浑然不觉,甚至没有理会那几乎要溢出眼眶的凛冽杀气。
他慢条斯理地又夹了一筷青菜,放进嘴里,细细地咀嚼,仿佛在品尝什么山珍海味。
这工匠食堂里鼎沸的喧嚣、汗水与饭菜混合的气味,都不能影响他分毫。
“李先生,”朱元璋尽可能压抑着自己的急切,“莫非还有办法?”
“办法?”
李去疾终于放下筷子。
他拿起旁边侍女锦书递过来的布巾,擦了擦嘴角,动作斯文优雅,与这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
他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洞悉人心的玩味。
“马大叔,你觉得,对付不讲道理的拳头,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朱元璋一怔,几乎是出于戎马半生的本能,脱口而出。
“是比他更硬的拳头!”
“说得对。”
李去疾赞许地点头,目光却变得幽深,仿佛穿透了食堂的墙壁,看到了大明广袤土地上的无数村郭。
“朝廷的拳头,是军队,是卫所,是遍布州府的官差衙役。”
“可天下之大,村村寨寨何止万千?州府之间,道路崎岖,动辄百里。”
“朝廷的拳头再硬,再长,也不可能伸到每一个偏僻的村口,去保护每一个背着平价煤炭回家的老百姓。”
“所以,”李去疾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这个拳头,不能只靠朝廷。”
朱元璋的瞳孔,在这一瞬间缩成了针尖!
他似乎猜到了什么,可那个念头是如此的惊世骇俗,如此的大逆不道,让他浑身血液瞬间冰冷,手脚都开始发麻。
李去疾的目光,缓缓扫过食堂里那些正在埋头扒饭、满身汗臭的工匠。他们的脸上带着劳作的疲惫和对食物的满足,淳朴而又脆弱。
他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像一颗惊雷,在朱元璋的耳边轰然炸响。
“那就让老百姓,自己长出拳头来。”
轰隆!
这一次,不是错觉,而是一座沉寂了太久的火山,在朱元璋的胸腔里轰然爆发!
他猛地站起身!
因为动作太激烈,身前的餐盘被带着掀起,发出“哐当”一声响,
在这个嘈杂的食堂也显得有些刺耳!
周边一些正在吃饭的工匠,下意识扭过头,看了过来。
当看到一个中年人正瞪着他们大东家的时候,一个个都皱起眉头。
而那几个伪装成仆从的朱元璋亲卫,也下意识绷直了身体,暗中用眼神地扫视四周。
可朱元璋已经完全顾不上了!
“你……你、要……让百姓……持械?!”
他的声音因为极致的震惊和恐惧而扭曲、嘶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生生挤出来的,带着血腥味。
让百姓自己长出拳头?
那是什么?
那是星火燎原,是纵容刁民聚众私斗!
那是遍地烽烟,是默许地方豪强并起!
那不就是……造反吗?!
他朱元璋,就是靠着这股被逼到绝路上的“民力”,从濠州的一个小兵,一路杀出来的!
他比这世上任何一个人都清楚,那昔日里温顺如羊的百姓,一旦被赋予了力量,尝到了血的滋味,将会化作何等毁天灭地的猛虎!
元末那尸山血海、白骨盈野的惨状,是他午夜梦回时都挥之不去的噩梦!
他绝不允许自己亲手建立的大明,重蹈覆辙!
“马大叔,你又想错了。”
面对这几乎要噬人的暴怒,李去疾依旧稳稳地坐着,神情自若。
李去疾朝着四周看了一下,微笑着微微挥手,
那些工匠们看到自己东家的动作,也都放下戒备,重新开始干饭。
李去疾回过头,平静地迎上朱元璋那双充血的、布满血丝的眼睛。
“我说的拳头,不是让他们去扯旗造反,去改朝换代。”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清晰而有力。
“而是让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守住自己背上那袋子煤,守住自己名下那几亩地,守住家人能活下去的那条路。”
“我称之为……联防。”
朱元璋身躯一震,眼中的狂暴稍稍凝固。
“以村为单位,以宗族为纽带,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李去疾不疾不徐地解释道,“村里的青壮年,农忙时下地,农闲时便由退伍的老兵或者村中耆老带领,进行操练。”
“不求他们能上阵杀敌,只求他们能手持棍棒,同心协力,让那些地痞无赖、豪强恶霸,在动歪心思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骨头有多硬!”
听到这里,朱元璋眼中的暴戾稍退,但疑虑更深:“这与乡勇何异?一旦尾大不掉,岂非祸患更深!”
“区别就在于,”李去疾嘴角微微上扬,抛出了最关键的核心,“朝廷要做的,不是给他们刀枪,而是给他们一个……名分!”
“一个受朝廷认可,受王法保护的名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