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站在原地,眉头紧蹙,双手紧握着,显得有些焦虑不安。他面对着眼前的困境,感到自己已经毫无头绪,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林宇终于下定决心,决定去寻求苏瑶的帮助。他知道苏瑶是一位心理学专业人士,对于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或许,她能够运用她的专业知识,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目前的难题。
林宇怀揣着一丝希望,匆匆赶往苏瑶的办公室。一路上,他的心情愈发紧张,不知道苏瑶是否会愿意帮忙,也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当他终于来到苏瑶的门前时,他深吸一口气,轻轻敲了敲门。门开了,苏瑶面带微笑地出现在他面前。林宇有些局促地说明了来意,希望苏瑶能够借助她的专业知识,探索一下催眠对陈锋是否可行。
苏瑶静静地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林宇的困境。她思考了片刻,然后告诉林宇,催眠确实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方法,但它并不是万能的,而且需要谨慎操作。
林宇听后,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他觉得苏瑶的态度很专业,也很负责。于是,他详细地向苏瑶介绍了陈锋的情况。陈锋,一个永远紧绷着神经,充满防备的人。
他的性格源于过去的经历。小时候,陈锋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经常争吵,甚至动手。这种环境让他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充满了警惕。
在成长过程中,陈锋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他曾被同学欺负,被老师误解,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信,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保护自己。
曾经,陈锋面临着许多问题。他在工作中总是过度紧张,担心犯错,导致效率低下。他很难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他总是对别人的意图持怀疑态度。在生活中,他也无法放松,总是担心会有意外发生。
这种永远紧绷、充满防备的性格,让陈锋的生活变得十分疲惫。他渴望能够改变,却又不知道从何做起。
苏瑶认真地倾听着,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以进一步了解陈锋的情况。在听完林宇的叙述后,她表示需要对陈锋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才能确定催眠是否适合他。
林宇对苏瑶的建议表示赞同,并表示愿意全力配合她的工作。他希望通过苏瑶的专业帮助,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帮助陈锋摆脱困境。
林宇攥着陈锋失联前最后一条报平安的短信,在凌晨三点的客厅来回踱步。手机屏幕亮着电量不足的警告,通话记录里全是拨不通的红色感叹号。
先去了他常去的那家24小时书店,老板揉着惺忪的睡眼说 last seen是三天前,当时他买了本《极地探险史》。又跑到他公司楼下,保安大叔翻着登记本摇头,说这礼拜都没见他来打卡。
我翻遍了他的朋友圈,把评论区里陌生头像逐个点进去看,甚至私信了三年前给他点赞的大学同学。在本地户外论坛泡了两天,比对所有近期登山活动的合影,手指划得屏幕发烫。
第七天清晨,我揣着他身份证复印件去派出所报案,刚填完表格,手机突然震了——是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照片里是间病房,床头柜上摆着那本《极地探险史》。电话拨过去时我手都在抖,听筒里传来护士温柔的声音:您是陈锋的朋友吗?他在梅里雪山徒步时突发高原反应,被救援队送回来了...
冲进病房时,他正靠在床头翻书,看见林宇红着眼眶站在门口,突然露出个虚弱的笑:抱歉啊,卫星电话没电了。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细碎光斑,我才发现他晒黑了不少,颧骨上还有道浅浅的划伤。
找到陈锋之后,林宇询问了他背叛公司的原因,最终得知是因为母亲的巨额疗养费,林宇心一软,又回忆起当初伙伴情深,共同创业,一路走来的艰辛,他最终原谅了他,并将苏瑶介绍给他。
苏瑶很快安排好了对陈锋的评估时间。到了那天,林宇带着陈锋来到了苏瑶的办公室。陈锋一脸戒备地走进来,眼神中满是不信任。苏瑶温柔地笑着,让陈锋放松地坐在沙发上,开始和他聊天,试图建立起信任。
在交流的过程中,陈锋一开始显得有些拘谨和紧绷,似乎对苏瑶还存在一定的戒备心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放松下来,开始与苏瑶分享更多关于自己的事情。
苏瑶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陈锋话语中的关键信息,同时仔细观察着他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通过这些细节,她能够更好地理解陈锋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经过一番详细的评估,苏瑶认为陈锋是一个适合进行催眠治疗的对象。但是,考虑到他目前的心理状态,催眠治疗需要分阶段进行。首先,苏瑶需要与陈锋建立起深度的信任关系,让他能够完全放下防备,敞开心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引导他放松内心,进入催眠状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