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峤血书带来的冲击,如同冰水泼入滚油,在天策府的核心层内炸开。 “伪巢”二字,意味着“夜泊港”绝非简单的走私据点,其背后所图,可能骇人听闻。而“潜蛟非蛟”的未竟之语,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不知其锋刃将指向何方。
玄影倾尽全力, “青鸟”的所有力量被调动起来,如同无形的蛛网,以更大的密度和强度,罩向“夜泊港”、庞承恩、萧瑀以及那个关键的鹰扬郎将赵崇。然而,对手的反侦察能力极强,几次试探性的靠近都险些暴露,港口核心区域依旧如同铁桶,难以渗透。赵崇那边更是铜墙铁壁,对其麾下斥候失踪一事,上下口径一致,滴水不漏。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每一刻都显得格外漫长。李恪表面沉静,批阅奏章、处理政务一如往常,但案头那盆罗汉松的叶片,已被他在无意识间捏碎了几片。他深知,沈峤等人每多失踪一刻,生还的希望便渺茫一分。而那个“伪巢”的秘密,若不能尽快揭破,恐酿成更大的祸患。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僵持中,第七日,转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
这日并非朔望大朝,但宋国公萧瑀却罕见地递牌子求见监国亲王。李恪在偏殿接见了他。
萧瑀身着紫色朝服,腰佩金鱼袋,仪态从容,面容清癯,丝毫看不出称病多日的痕迹。他言辞恳切,先是就含嘉仓火灾、漕运阻滞等事,表达了对国事的“深切忧思”,随后话锋一转,道:“老臣近日闭门思过,深感近年来于漕运事务监管不力,致使宵小之徒有机可乘,酿成今日之祸,实在有负圣恩。听闻殿下锐意革新,整顿漕务,老臣愿尽绵薄之力。”
他呈上一份奏疏,并非为自己或门生开脱,而是举荐一人——“原洛州仓曹参军,张文瑾”,称此人“精通漕务,清廉耿直,因早年得罪上官而被贬黜”,希望李恪能重新启用此人,助巡查组一臂之力。
李恪不动声色地接过奏疏,目光扫过张文瑾的名字,心中冷笑。萧瑀此举,以退为进,看似大公无私,举荐贤能,实则是想将自己的人塞进巡查组,以便掌控调查动向,甚至……搅浑水?这张文瑾,是真如他所言的清廉耿直,还是另一枚精心布置的棋子?
“国公心系国事,本王感佩。此人,本王会着吏部核查。”李恪语气平淡,未露半分情绪。
萧瑀似乎也不期待他立刻应允,又寒暄几句,便恭敬告退。
萧瑀走后,李恪立刻召来玄影:“详查这个张文瑾,看他与萧瑀、庞承恩,乃至‘夜泊港’有无关联。要快!”
玄影领命而去。李恪独自沉吟,萧瑀突然出招,是感受到了压力,意图试探?还是“伪巢”之事即将爆发,他不得不提前布置,弃卒保帅?
当夜,秋风渐起,带着凛冽的寒意。李恪心绪不宁,难以入眠,信步走到庭院中。月光如水,将那盆罗汉松的影子拉得斜长。他正凝神间,忽闻头顶传来极轻微的“扑棱”声。抬头望去,只见一只羽翼未丰、体型小巧的黑色鸟儿,挣扎着落在不远处的石阶上,似乎力竭,腿上似乎还系着什么东西。
李恪心中一动,缓步上前。那小鸟并不怕人,只是歪着头,用乌溜溜的眼睛看着他。他小心地伸出手,小鸟竟跳上了他的掌心,温顺异常。他解下系在鸟腿上的一小截中空的芦苇杆,从里面倒出一个紧紧卷起的、比小指还细的纸卷。
展开纸卷,上面的字迹依旧是崔芷柔的,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急促、简练,仿佛是在极度紧迫的情况下书写:
“张,乃‘账房’。鸟名‘墨铃’,可引路。慎!”
张,乃账房?是指萧瑀举荐的那个张文瑾?他是“潜蛟”集团的“账房”,掌管核心账目与钱财往来?李恪心中剧震!若真如此,萧瑀此举,非但不是举荐贤能,简直是送羊入虎口,或者说,是故意将一个知道太多秘密、可能已经失控的“账房”推出来,借刀杀人?
而“墨铃”……李恪看向掌心那只安静梳理羽毛的小鸟,它竟能引路?引向何处?沈峤的藏身之地?还是“伪巢”的真正秘密?
“慎!”最后那个字,笔锋凌厉,带着鲜明的警示。她在告诉他,对手已经察觉,行动务必万分谨慎,这引路的“墨铃”,可能指向生机,也可能指向更深的陷阱。
李恪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却让他无比清醒。他轻轻抚了抚“墨铃”的小脑袋,小鸟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指。
龙潭探爪,险象环生。但这一次,他手中多了一盏由她点亮的、活的引路灯。
他不再犹豫,转身疾步回殿,声音低沉而迅速:“传玄影!立刻准备,我们要跟着这只鸟,去看看它究竟要带我们去何处!所有行动人员,轻装简从,配备强弓劲弩,做好万全准备!”
夜色深沉,秋风肃杀。天策府内,无形的齿轮开始以更快的速度转动。一场由一只小鸟引导的、直插敌人心脏的隐秘行动,即将在这金风送爽的夜晚,悄然展开。而远在崔府的崔芷柔,放下手中那支用来模仿鸟类叫声的短哨,望着窗外沉沉的夜幕,眉宇间是化不开的忧色与决然。
她已尽了力,接下来,就看他的了。
喜欢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