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凌皓在“内景”计划取得突破后,顺势启动的另一个绝密项目——
“功法优化与创生模拟系统”,内部代号:“造化之炉”!
“此乃‘造化之炉’。”凌皓向玄明子介绍道,“它并非直接创造功法,而是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试验场’。”
他走到主控台前,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其核心,基于我们构建的‘人体能量经络3D功能模型’数据库,以及从无数古籍、玉简、乃至天地自然现象中收集解析的海量‘道纹’与‘规则碎片’。”
光幕上展示出系统的内部结构:
一个高度精细化、参数可调的通用“虚拟修士”模型。
一个包含了已知各种能量属性、运行规律、乃至部分天地法则片段的“规则库”。
一个强大的“推演与优化核心”,基于“织网”系统升级而来,算力惊人。
“使用者可以在此设定目标。”凌皓继续道,“比如,想要创造一门侧重于速度的遁术,或是追求极致攻击力的剑诀,或是某种特殊体质专用的导引术…系统会根据目标,从规则库中抽取相关的‘道纹碎片’,在虚拟修士模型上进行无数次的组合、运行、模拟、优化。”
光幕上演示起来。凌皓设定了目标:“创造一门适合‘庚金之体’筑基期修士修炼,兼具攻防,并能引动星辰之力淬体的功法。”
指令下达,“造化之炉”发出低沉的嗡鸣,内部数据疯狂涌动。只见光幕上,代表规则碎片的无数光点开始碰撞、组合,在虚拟修士模型上模拟运行。有的组合运行片刻就导致模型“走火入魔”(能量乱流,模型崩溃),被迅速淘汰;有的组合运行平稳但效率低下;有的则展现出独特的效能…
系统自动记录每一次模拟的数据,评估其“能量效率”、“稳定性”、“与目标契合度”、“潜力评估”等多项指标,并基于算法进行迭代优化。
这个过程速度极快,瞬息之间便进行了数万次模拟推演!
玄明子目不转睛地看着,脸上的讶异之色越来越浓。他能感觉到,那仪器中进行的推演,并非胡乱的组合,而是蕴含着某种深刻的数理逻辑和对能量运行本质的理解。
约莫一炷香后,光幕上跳出了三个评分最高的优化方案!
方案一:【星辉锻金诀】(评分:92.7),侧重引动太白金星煞气淬体,攻伐凌厉,进展迅猛,但稳定性稍差,对心性要求较高。
方案二:【庚金不灭体】(评分:89.5),侧重防御与恢复,根基扎实,寿命绵长,但攻击力提升较慢。
方案三:【流影分光术】(评分:88.1),身法与攻击结合,诡异莫测,保命能力强,但对神识要求极高。
每个方案后面,都附有详细的模拟数据:预计修炼速度、瓶颈分析、优缺点列表、甚至推演出的部分关键行功路线图示和能量运行波形图!
“这…这只是推演!”一位跟随而来的传统派长老忍不住失声,“真正的功法创制,还需考虑人体细微差异、心境变化、外界环境干扰…岂是机器可以替代?”
凌皓似乎早就料到有此一问,他看向玄明子,沉声道:“玄明子道友,可否请您屈尊,亲自体验一番?”
玄明子目光微闪:“如何体验?”
“请道友任选一门您熟悉的、非核心传承的功法,将它的基础运行原理和核心‘道韵’特点输入系统。我们让‘造化之炉’尝试对其进行优化,或者…推演出其可能的后续进阶方向。然后,由道友亲自评判,这优化或推演的结果,是否合乎道理,是否…蕴含‘神韵’?”
这个提议,大胆至极!等于是让天道书院的使者亲自来检验“造化之炉”的成色!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若是推演结果不尽人意,甚至与玄明子的认知相悖,那科学修仙的名声恐怕会遭受重创。
玄明子深深地看了凌皓一眼,似乎想从他眼中看出自信的来源。片刻后,他缓缓点头:“可。”
他走到一个特制的神识接入法阵前,沉吟片刻,将一门名为《清风化雨诀》的功法信息输入其中。这是一门流传较广的水木属性辅助功法,能润泽万物,疗伤祛毒,品阶不算顶尖,但意境悠远,颇合自然之道。
信息输入完毕,“造化之炉”再次全力运转。
光幕上,代表着《清风化雨诀》基础构型的能量模型被构建出来,然后系统开始根据其核心道韵(滋润、生长、净化),从规则库中寻找与之契合度高的其他规则碎片进行嵌入、优化。
这一次,推演的时间更长。因为涉及到了更抽象的“道韵”融合。
半个时辰后,光幕上出现了结果。
并非单一的优化方案,而是三个截然不同的进阶方向!
方向一:【甘霖普渡章】(评分:95)。在原有滋润疗愈的基础上,极大强化了“净化”与“驱邪”的特性,推演结果显示,修炼至高深境界,可化灵力为甘霖,净化魔气,滋养一方水土。其能量运行模型中,多出了一些蕴含“净化”道韵的复杂纹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