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yù(郁),通“燠”,温暖。《诗经·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奥。”
我们一起来解读《诗经·小雅·小明》中这句意蕴深长的诗——“昔我往矣,日月方奥”。
需要稍作说明的是,“昔我往矣”这个经典句式,最广为人知的是出自《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而此处提到的“日月方奥”则确实出自《小雅·小明》。这可能是记忆中的一个常见混淆。但无论出自哪一篇,这两句诗都承载着《诗经》时代征夫役卒的深沉情感。
诗歌原文与语境
诗题:《诗经·小雅·小明》
第一章原文: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 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
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念彼共人,兴言出宿。岂不怀归?畏此反覆。
词句详解与翻译
· 昔我往矣:
· 昔:从前,当初。
· 我:诗人,一位长期在外服役的小官吏。
· 往:离开,出发(指离开家乡前往服役之地)。
· 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 释义:回想当初我出发的时候。
· 日月方奥:
· 日月:时节,时光。
· 方:正,正是。
· 奥:通“燠”(yù),温暖,暖和。
· 释义:时节正是温暖暖和。
【本章现代翻译】
光明浩渺的上天,光辉普照着大地。我出征前往西方,一直走到这荒远之地。那是二月初一的好日子,至今已历寒暑。
内心充满了忧伤,这痛苦如毒药般剧烈。想起那些恭谨的故友,不禁泪下如雨。我难道不思念家乡吗?只是畏惧这严苛的法网!
回想当初我出发的时候,天气正暖和宜人。
何时才能踏上归途?官家的差事却越来越紧迫。一年眼看就要过完,人们都在采蒿收豆。
内心充满了忧伤,这忧苦都是自己招来。想起那些恭谨的故友,辗转难眠,起身在外徘徊。我难道不思念家乡吗?只是畏惧这反复无常的惩罚。
创作背景与诗歌主旨
1. 《小雅》与“劳者之歌”
《诗经》中的《小雅》部分,多反映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贵族、士人及役吏的生活与情感。《小明》是一首典型的“征夫诗” 或 “劳役诗” ,表达的是一个小官吏被公务所迫,长期滞留荒远之地,有家难归的痛苦、忧伤与无奈。
2. “日月方奥”的深意
诗人用“日月方奥”这个温暖的记忆,与当下的处境形成多重对比:
· 时间对比:当初温暖的出发时节,与如今“岁聿云莫”(一年将尽)的萧瑟。
· 心境对比:出发时或许还怀有的一丝期待,与如今“其毒大苦”(内心如中毒般痛苦)的绝望。
· 处境对比:家乡的温暖与人情,与戍地“艽野”(荒远之地)的苦寒与孤寂。
这简单的四个字,为全诗的哀伤定下了基调,它是一种 “以乐景写哀” 的手法,让后来的哀愁显得更加深沉。
核心寓意与深刻情感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及其所在的诗篇,传达出超越时代的普遍情感:
1. 对“归家”的永恒渴望:诗歌的核心是“岂不怀归?”(我难道不想回去吗?)。这种因公务、战争、生计而被迫离乡,对故土和家人魂牵梦绕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体验。
2. 个体在庞大体制下的无力感:诗人“畏此罪罟”、“畏此反覆”,他无法归家的根本原因,是对严酷刑法和反复无常的政令的恐惧。这展现了个人在强大的国家机器和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3. 时间流逝中的生命况味:从“日月方奥”到“岁聿云莫”,时间在流逝,生命在耗费,而诗人却困守异乡,一事无成,只有无尽的忧愁(“自诒伊戚”)。这其中包含着对生命价值虚掷的深刻悲叹。
现实联系与论述
这首古老的诗歌,其情感内核在当今社会依然强烈地共鸣着:
· 对现代“异乡人”的启示:
· “进城务工者”的乡愁:千千万万离乡打工的人们,他们离家时可能也是春光明媚(“日月方奥”),怀揣希望。但在城市的奔波与艰辛中,他们同样饱受“岂不怀归”的思乡之苦,而阻碍他们归家的,是“畏此罪罟”般的生存压力——孩子的学费、家人的生活费、未来的保障。
· “职场漂泊者”的困境: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职场人,如同诗中的小官吏,为了事业远离家乡和亲人。他们也在“政事愈蹙”(工作越来越忙)中,感受着“岁聿云莫”(一年又到头)的时间飞逝,对“怀归”的渴望与对职业发展的“畏惧”交织在一起,构成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 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启示:
· 警惕“自我的异化”:诗人感叹“自诒伊戚”(自己给自己带来忧愁)。这提醒我们,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是否也曾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这种“漂泊”,从而“自我”带来了远离亲情、健康受损的“忧愁”?我们需要反思,何为生活的本质。
· 对管理与人性的启示:
· “畏此反覆”与制度的人性化:诗中人物因为害怕“反复无常的惩罚”而不敢归家。这警示所有组织管理者,一个严苛、僵化、缺乏人情味的制度,会极大地压抑成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建立清晰、公平且富有人文关怀的规则,才能让成员保有尊严和活力。
总结:《小明》中的“昔我往矣,日月方奥”,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天气的记忆,它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古人身世之感与乡愁之门。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家园的眷恋、在命运洪流中的挣扎以及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敏感,始终是人性中最柔软、最深刻的部分。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这古老的叹息依然值得我们驻足倾听,因为它映照着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怀归”之思。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