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那个看似繁华却又暗藏危机的时代,有一个女人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她就是慈懿李凤娘皇后。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争议,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绍兴十五年,相州的李道家中迎来了一件奇事。在夫人生产前夕,军营前突然飞来一群黑凤,久久盘旋不去。这奇异的景象让李道满心疑惑,却也隐隐觉得,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将来定不平凡。孩子呱呱坠地,是个女孩,李道为她取名为凤娘。
时光匆匆,李凤娘出落得姿色艳丽,亭亭玉立。她的美,在当地渐渐传开,可谁能想到,真正改变她命运的,是一位道士的出现。
当时,有个名叫皇甫坦的道士,在江湖上颇有名气,尤其擅长相面之术,而且他还治好了韦太后的眼疾,因此得到了宋高宗的信任。这一天,皇甫坦来到庆远节度使李道家中。李道早就听闻他的大名,赶忙请他为自己的三个女儿相面。
长女和三女相完面后,皇甫坦并未有过多表示。可当李凤娘出来拜见时,皇甫坦却大惊失色,连连后退,甚至不敢接受她的行礼,口中直呼:“此女面相当大贵,日后必当母仪天下!”
这句预言,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李道一家又惊又喜,而消息也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到了宋高宗的耳中。宋高宗本就对皇甫坦深信不疑,当下便做主,让自己的皇孙赵惇,也就是后来的宋光宗,聘李凤娘为妃。就这样,李凤娘从一个普通的官家小姐,一跃成为皇家儿媳,封荣国夫人,后又改封定国夫人。
乾道四年,李凤娘生下了儿子赵扩。这孩子的出生,也伴随着一些神奇的传说。据说李凤娘在怀孕前,曾梦见一个大太阳坠落到庭院里,她下意识地用手去承接,随后便有了身孕。而在赵扩出生当晚,房间里祥光环绕,似乎预示着这个孩子将来的不凡。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不幸病逝,太上皇高宗和嗣皇帝孝宗经过商议,决定立排行第三的赵惇为太子。李凤娘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妃,她离那至高无上的皇后之位,又近了一步。
李凤娘虽然长相出众,但性格却十分泼辣,喜欢搬弄是非。还在当太子妃的时候,她就经常在高宗、孝宗和太子三宫之间说些闲话,搅得宫内不得安宁。
有一次,她在高宗和孝宗面前数落太子身边的人,添油加醋地说了许多坏话。高宗听后,心里很不高兴,对吴皇后抱怨道:“这个妇人是将门之后,性格太过泼辣,我真是被皇甫坦给误导了,才促成了这门亲事。”孝宗也多次训斥李凤娘,告诫她:“你应当以皇太后为榜样,恪守妇道,要是再这样胡作非为,我就废了你!”
这些训斥不但没有让李凤娘收敛,反而让她心生怨恨。她怀疑这些话是皇太后在背后指使说的,从此对皇太后也怀恨在心。
到了淳熙十六年,孝宗禅位给太子赵惇,赵惇即位,是为宋光宗,李凤娘也如愿以偿地被册立为皇后。这一下,她更是没了顾忌,变得越发骄横跋扈起来。
成为皇后的李凤娘,彻底暴露了她的本性。她深知光宗生性懦弱,又不怎么关心朝政,便开始独揽大权,将后宫搅得乌烟瘴气。
有一天,光宗在宫中洗手,不经意间看到捧着盆子的宫女有一双白皙嫩滑的手,便随口夸赞了两句。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可传到李凤娘耳朵里,却成了天大的事。
第二天,李凤娘派人给光宗送来了一个食盒。光宗满心好奇,打开一看,顿时吓得脸色惨白,差点昏了过去。原来,食盒里装的,正是昨天那个宫女的一双手!光宗又惊又怒,却又不敢对李凤娘发火,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这一吓,让光宗病了好几天,精神也变得有些恍惚。
除了对宫女心狠手辣,李凤娘对光宗的妃嫔们更是毫不留情。光宗后宫里,除了她这个皇后,还有黄贵妃、张贵妃、符婕妤等妃嫔。其中,黄贵妃原本是孝宗谢贵妃(后来成为皇后)的侍女,光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孝宗见他身边姬妾不多,就把黄氏赐给了他。光宗对黄贵妃十分宠爱,即位后便封她为贵妃。
李凤娘看着黄贵妃得宠,心里嫉妒得发狂。终于,在一次光宗离宫祭祀的时候,她觉得机会来了。她暗中派人杀害了黄贵妃,然后对外宣称黄贵妃是暴病身亡。光宗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病情也更加严重了。他心里明白,这肯定是李凤娘干的好事,可他生性软弱,根本不敢去质问。
张贵妃和符婕妤也没能逃过李凤娘的毒手。李凤娘找了个借口,下令将她们二人改嫁平民。好好的一个后宫,被李凤娘搞得鸡飞狗跳,人人自危。
李凤娘的野心可不止在后宫,她还把手伸向了朝堂,甚至试图离间孝宗和光宗父子之间的感情。
光宗刚即位的时候,没有马上立嫡长子赵扩为皇太子,这让李凤娘心里很不踏实。有一次,光宗病刚好,在宴席上喝了点酒,有些微醺。李凤娘趁机跪在地上,请求光宗立已经封为嘉王的赵扩为皇太子,还说这样可以帮助光宗处理政务。光宗虽然觉得有道理,但他还是比较尊重父亲孝宗的意见,坚持要先请示孝宗再做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