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是?”陶九知扶着幻戏师,谨慎地问道。
女子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幻戏师脸上,微微颔首:“青黛。听闻此地有奇阁栖心,以技栖身,特来寻一栖身之所。”她顿了顿,视线再次落回那片嫩叶,“我擅长的,便是‘点青’。”
“点青?”白芷依偎在云锦身边,好奇地重复。
“点草木之纹络,绘大地之生机,通万物之经络。”青黛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亦可…修复受创的地脉根须,疏导淤积的污浊之气,为新生之‘锚’,绘下稳固的守护之纹。”
幻戏师浑浊的眼睛猛地一亮:“植纹师!你是…传闻中能与草木地脉通灵,以纹为引,调理生机的植纹师?”
青黛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轻解下了背上的藤编药箱,放在脚边一块相对平整的断石上。她打开药箱,动作流畅地取出一卷素白如雪的丝帛,展开铺平。那丝帛薄如蝉翼,却又隐隐透出柔韧的光泽。接着,她又取出一个巴掌大的桑叶形墨绿石砚,一支形似细长芦苇杆的奇特“笔”——笔杆青翠,笔尖并非毫毛,而是一簇极其纤细、闪烁着玉质光泽的银白色根须。
最后,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封着油纸的陶罐。罐口开启的瞬间,一股极其清新、蕴含着蓬勃生命力的草木清香弥漫开来,瞬间冲淡了废墟上残留的焦糊与血腥气息。罐内,是半罐浓稠如蜜、色泽碧绿通透的液体。
“这是‘春涧凝露’,采百草初生之精,凝天地破晓之息。”青黛简单解释了一句,将几滴碧绿凝露滴入桑叶石砚的墨池中。
凝露入砚,并未四散,反而如同有生命般,在砚池中心凝聚成一颗圆润的碧珠。青黛拿起那支芦苇根须笔,笔尖的银白根须轻轻探入碧珠。
嗡…!
一声极其轻微的、如同嫩芽破土般的颤鸣响起。笔尖的银白根须瞬间吸收了碧绿的凝露,整支笔仿佛活了过来,根须舒展,散发出柔和而精纯的草木灵气。
青黛的神色变得无比专注,她手持点青笔,缓步走向栖心劫碑底部那片深褐色的土地。她的脚步落下,无声无息,却仿佛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每一步都踏在废墟地脉微弱的“脉搏”之上。
在距离那片金纹嫩叶三尺之地,青黛停步。她没有去看嫩叶,而是缓缓闭上了眼睛。握着点青笔的右手悬停在铺开的素白丝帛上方一寸之处,左手则自然垂落,五指微张,指尖轻轻触及脚下的焦土。
一股无形的、温和却浩瀚的力量,以青黛为中心,悄然弥漫开来。那不是柳七娘【甘霖】的治愈之力,也不是罗舵子引脉、镇水的磅礴水势,而是一种更贴近大地本源、更细腻绵长的生机韵律!如同沉睡的地脉被她轻柔的触碰唤醒,发出低沉而愉悦的共鸣。
废墟上,所有人瞬间屏住了呼吸。柳七娘眼中异彩连连,同为操控生机的行家,她更能感受到青黛此刻展现出的那种与大地深度共鸣的玄妙境界!
青黛悬停在素白丝帛上方的点青笔,开始动了!
笔尖并未真正触及丝帛,但那簇吸收了“春涧凝露”的银白根须,却随着青黛手腕极其精微的颤动,在素帛上方凌空勾勒起来!一缕缕比发丝更纤细、纯粹由精纯草木灵气构成的碧绿光痕,如同最灵动的笔触,在虚空中留下清晰而繁复的轨迹!
这些光痕并非随意描绘,它们勾勒出的,赫然是栖心劫碑底部那片区域的“地脉图”!深褐色土地的轮廓、金纹嫩叶的位置、甚至土壤深处那些被净化后残留的、如同阴影脉络般的细微污浊痕迹,都被这碧绿的光痕精准地复现出来!更神奇的是,随着光痕的勾勒,那素白丝帛上,竟同步浮现出完全一致的、由淡淡碧色线条构成的图案!
**【技抵·柒玖肆·点青·地脉绘影】技起!源于植纹师青黛手中点青笔、春涧凝露与其通感大地生机之能(技起)!成于其以纹为引、沟通地脉本源之天赋(技成)!目标——凌空绘影,复现碑底地脉真实状态,锁定污秽残留与新生根系(技现)!技行中!**
碧绿的光痕如同活物,在虚空与丝帛间同步流转。当光痕勾勒到代表污秽残留的阴影脉络时,碧色线条会变得黯淡、滞涩;当勾勒到金纹嫩叶下方的根系区域时,线条则变得明亮、流畅,甚至隐隐透出温润的金芒。
“好精妙的通感绘影!”幻戏师忍不住低声赞叹,“不接触,不破坏,仅凭灵引共鸣,便将地脉的‘伤’与‘生’纤毫毕现!此乃‘望闻问切’中的至高境界!”
青黛对周围的赞叹充耳不闻,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与地脉的共鸣之中。当最后一笔光痕落下,虚空与丝帛上的碧色地脉图同时光芒一闪,彻底稳定下来。素白丝帛上,清晰地呈现着一幅微缩的“战场”:深褐的“土壤”上,一小片代表金纹嫩叶的金芒顽强闪烁,但其下方代表根系的区域却显得纤细而脆弱,如同初生的血管网络,而在这网络周围,如同蛛网般缠绕着许多代表污秽残留的灰黑色阴影细线,它们如同潜伏的毒蛇,伺机侵蚀着新生的根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