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徐达率领军队从平凉出发,第二天到达泾州。
乙巳日,皇上亲临钟山,回来的时候,从独龙冈步行到淳化门,才骑马进入,(皇上)对身边的侍臣说:“朕很久没有到农田(中巡视)了,刚才看到种田的人冒着酷暑辛苦地耘田,因此怜悯他们的辛劳,不知不觉就徒步走到了这里。”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各种需求都是由农业产出的,他们(农民)像这样辛勤劳作,作为治理百姓的官员也曾经怜悯顾念过他们吗?况且大家都是人,有些人身处富贵之中,却不知道贫贱之人的艰难,古人常常以此为戒。身穿绫罗绸缎,应该想到织女的辛勤;食用粮食,应该想到农民的辛苦。朕因为这个缘故,心中不禁感到悲伤。
丙午日,把十一万件战袄赏赐给北平、山西、陕西戍守的军士。皇帝召见孔克仁等人赐座,然后说:“昨天到钟山,我让侍卫侍从先去,其中有一个小僮仆,也在前面奔跑,我记住了他的名字。今天把他叫来,展示给我的儿子们看,说:‘这个小仆人跟你们年龄差不多,已经能奔走服役了。’你们不可倚仗着年纪小就懒惰不学习,应当从早到晚勤奋努力才对。朕的意思是担心他们处在富贵的环境中,贪图安逸享乐罢了。”克仁回答说:‘陛下您说的这番话,就是《无逸》中的告诫啊。’
戊申日,张良臣又占据庆阳叛变。当初,张良臣投降时,派他的参政花某去见大将军徐达,献上了军民数人。不久又派他的知院李克己、葛八来进献马匹数匹。徐达派遣右丞薛显率领五千骑兵、六千步兵,与俞克己等人奔赴庆阳。等到薛显到达的时候,良臣出来迎接,趴在道路的左边,假装谦卑,用来表示归顺。到了傍晚,就派军队去劫营。我军没有料到他们叛变,被他们冲击得溃败,指挥张焕被(他们)抓住,薛显受伤逃了回来。徐达对众将领说:‘皇上英明,能洞察万里之外的事情,今天的事情,果然就像前些日子所预料的一样。’然而良臣叛乱,只会自取灭亡罢了,应当和诸位一起合力消灭他。
癸丑日,设置福建行省,将福州、汀州、漳州、泉州、建宁、邵武、兴化、延平八府划归福建行省管辖,任命中书省参政蔡哲为福建行省参政。皇上告诫他说:‘君子立身处世,没有比辨别道义和利益更重要的了。’道义,是保护自身的根本;利益,是败坏名声的根源。普通人只知道追逐利益,却不知道道义;君子则坚守道义,完全不在乎利益,这就是君子与普通人的区别。福建地区濒临大海,百姓物产富裕充足,外国的船舶往来不断,私下交往(贸易)的人很多。过去的官吏大多被利益诱惑,陷入犯罪之中。现在命令你前往福建,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操守,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哲回答说:臣下我凭借浅薄的才德,承受皇帝恩命,怎敢不竭尽公正来报答(陛下)。皇上说:‘公就是没有私心,这就是义;私就是没有公心,这就是利。’“要做到公正,也不是容易说(就能做到)的。”这颗心就像静止的水、明亮的镜子一样,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拖累,然后再去处理事情、衡量事物,就能做到豁然开朗,没有任何阻滞。如果心里稍微有一点不满,就不能算是公正了。你应该好好努力。
甲寅日,命令江西各行省以及直隶府州制造一万件鸳鸯战袄。
大将军徐达派兵攻打庆阳。在此之前,右副将军冯宗异、参政傅友德听说张良臣叛乱,率领军队从临洮来到泾州,御史大夫汤和也率领他的部队前来会合。到这时,徐达担心他们的党羽相互煽动支援,于是先派兵截断他们的出入之路。平章俞通源率领精锐骑兵攻打西边,都督副使顾时攻打北边,参政傅友德攻打东边,都督佥事陈德攻打南边。
乙卯日,大将军徐达派指挥曹崇护送李思齐到京城,将所缴获的临洮银印一枚、白金五千两、黄金一百两送到陕西行省。
丁巳日,又命令各行省制作一万件有五彩花纹的华美战衣。
辛酉日。诏令凡是应季的新鲜食物,太常寺要先进献到宗庙,然后才进献给皇上享用。
御史中丞章溢去世。章溢,字三益,是处州龙泉人。他刚刚出生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像钟声一样。等到他长大以后开始学习,他的聪颖远远超过常人。章溢生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的侄子章存仁曾经被贼寇抓获,章溢挺身而出进入贼寇当中,用计谋使侄子脱身。当时到处都有盗贼兴起,百姓没有安定的居所,章溢召集同乡百姓组成军队,保卫家乡。龙泉有百姓被贼人误导的,处州路判官出兵,想要将他们全部杀死,章溢劝说元朝的守将石抹宜孙,这些百姓才得以幸免。宜孙因为章溢有才能和见识,让他参与商议军事,章溢跟随他讨伐平定庆元等地的贼寇有功,多次被授官,直至担任浙东元帅府佥事。章溢都推辞不接受,说:‘我只是聚集众人保卫家乡罢了,难道是为了荣誉名声考虑吗?’不久,郡中日益混乱,章溢知道自己无法挽救,就解散了部下,退隐在匡山中,自称匡山居士。等到皇上攻克处州以后,章溢为了躲避战乱逃到福建。庚子年,有人推荐章溢,皇上就派使者带着束帛去征召章溢和青田的刘基等人。章溢闻命后立即出发,到了建康,皇上与他交谈,非常高兴,提拔他为营田司佥事。凡是境内有荒芜不耕的田地,都分给贫民耕种,以方便征收差役和赋税。章溢曾经生病休假,皇上问中书左司都事张来硕说:‘章溢的病好了没有?’来硕回答说:‘因为章溢对他的母亲念念不忘,思念过度才生了病。’当天就打发他回家省亲,还赏赐给他银子和有花纹的丝织品。癸卯年,朝廷开始设置浙东提刑按察司,提拔章溢担任佥事,不久又命令他返回处州,代替总制胡深入朝。甲辰日,胡深出兵温州,命令章溢守卫处州,负责供应军粮。这一年冬天,章溢升任湖广提刑按察司佥事。章溢认为荆襄地区有很多荒地,建议分兵屯田,以控制北方,还没来得及施行,而胡深率领军队进入福建时陷没,处境又陷入惊扰,于是升章溢为浙东按察副使,前往镇守安抚。章溢辞谢说:‘边境上的战事,我至死也不会躲避,但是升迁提拔的任命,我不敢接受。’皇上于是下令仍然让他担任佥事。章溢到达后,诛杀了几个带头叛乱的人,民众才安定下来。丙午日,青田人夏青与福建的伪参政范昌大合兵攻打庆元、龙泉。当时官军都戍守在浦城,城中的兵力仅够用来自我防守。章溢召集以前的部下义兵,向他们说明情况,让他们列栅为屯来抵御盗贼,盗贼听说后,不敢来犯。章溢的长子叫章存道,当初以元帅的身份驻守浦城,到这时朝廷特地命令他率领所属军队担任游击。章溢认为父子相继任职是不合适的,请朝廷罢免章存道的职务。皇上不允许,说:“我正要依靠你们父子镇守边疆,怎么能效仿他人避嫌呢?”官军戍守浦城,因为粮草供应跟不上而发愁,皇帝命令浙东行省右丞李文忠和章溢商量对策。李文忠打算用处州的粮食前往供应军队,章溢认为舟车运输不方便,而且军队所抢掠的粮食很多,请求把这些粮食收归官府然后平均分配,军队的粮食因此得以充足。建宁的守将阮德柔派遣使者表示归降,众人怀疑其中有诈。章溢说:‘陈友定占据整个闽地,势必不能容纳他,所以阮德柔是在谋求自我保全的计策,不是欺诈。’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朝廷下诏允许德柔以原来的官职驻守本郡。命令下达后,阮德柔果然被陈友定兼并。水军千户任惟渊、朱仲钦一起戍守青田。恰逢盗贼到来,仲钦因为失去援兵而战败,胡深就杀了惟渊。派遣指挥何世明攻打贼寇,将他们打败。这一年冬天,参政朱亮祖率兵攻取温州,章溢调遣世明率军协助他。温州被平定以后,浙东各郡也都被平定了。胡深请求入朝,皇上没有允许。等到浙西平定以后,朝廷就派使者去召他入朝。等到李洎入朝拜见,皇帝对他的嘉奖达到了极点。(皇帝)告知群臣说:“章溢虽然是个儒生,但他们父子在一个地方尽力效劳,他的功劳不在众将领之后。”章溢叩头辞谢,不敢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