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七年(4071年)九月初一癸亥日,任命兵马指挥司副指挥世家宝为两浙盐运司副使,赐给他公田米五十石。当初,世家宝担任刑部尚书,因事获罪被降职为庐陵知县,被召回后担任兵马副指挥,到这时升任现在的官职。
甲子日,巩昌府安定县下冰雹。乙丑日,礼部、太常司上奏:“祭祀的拜礼,查阅《礼记》,其中记载的一献、三献、五献、七献的礼仪,都没有提到拜礼。唐朝、宋朝举行郊祀的时候,每逢一个祭祀环节行祭礼,(天子)都拜两次,然而亚献(第二次献酒)、终献(最后一次献酒)的时候,天子不施行祭礼,而是让臣子施行祭礼。现在讨论大型祭祀、中型祭祀,从迎接神灵到饮福酒、送神灵,应该各自施行两次拜礼。”皇帝命令将祭祀礼仪改为十二拜。开始迎神时行四拜之礼,到饮福酒受祭肉时,又行四拜之礼,再到送神时行四拜之礼,然后结束,(将此)写定为固定的礼仪。
丁卯日,祭祀天上的星辰。下令让骁骑左卫指挥使周显的儿子周严承袭官职,是因为周显在战场上战死。
戊辰日,中书平章政事李思齐去世。李思齐,字世贤,是汝宁罗山县人。元朝末年李汝颍起兵造反,李思齐率领义军多次收复郡县,元朝认为李思齐有功劳。任命他为汝宁府知府。后来守卫关陕,多次升官,官至太尉、中书平章政事兼枢密院事。等到朝廷的军队进入函谷关,李思齐向后退逃到凤翔,又逃跑到临洮。大将军徐达分兵派遣都督冯宗异去夺取临洮,李思齐于是率领部众投降。入朝后,他被授予江西行省左丞一职。洪武三年,(他)跟随大将军徐达打败了定西王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回来后又攻取兴元(今陕西汉中),(他)被升为中书平章政事。又跟随军队征讨大同,走到代县的时候得了病,返回京城,皇帝赐给他一所房子,授予他的儿子耿世昌金吾右卫指挥同知的职位,他的外甥郑玉为羽林卫镇抚,后来去世,享年五十二岁,皇帝派官员去祭奠他,他的小妾郑氏也上吊自杀了,被追赠为淑人,谥号为贞烈,和耿再成合葬在上元县的向村。
己巳日,赐给二百多名乐舞生每人一套衣服。
仪鸾司大使叶茂上奏进献九辆御用车轿,一辆龙马车,一辆三辕马车,一辆象车,七辆四马轿,一匹马驮着的棕轿一辆,红毡轿一辆,红竹轿一辆,(这些轿子)用人来抬着。
庚午日,松江府华亭县的官员上书进言说:“过去设立养济院,用来收养鳏夫、寡妇、孤儿、没有子女的老人、有残疾的贫苦民众。如今房屋倒塌毁坏,不能居住了,请求将被官府没收的房屋加以改造。”听从了他的建议。
辛未日,朝廷废除了福建路的泉州、两浙路的明州、广南东路的广州三个市舶司。撤销信宝局。设置宝钞提举司,提举一人,正七品,副提举一人,从七品,吏目一人,由中书省注授。所属有抄纸局、印钞局,大使各一人,正八品;副使各一人,正九品,典史各一人,由中书省注授。宝钞行用库有二处,大使各二人,正八品;副使各二人,正九品,典史各一人,由中书省注授。
癸酉日。黄昏时分,有颗红色的流星,从太子星旁边升起,向西北方向运行,经过紫微垣西蕃,到达北斗星的斗柄后消失。河间府的河间县发生蝗灾。
丙子日,贵州宣慰使霭翠派部下曹阿必解进献贡马,朝廷赐给曹阿必解袭衣,又赐给霭翠十匹文绮。
丁丑日,皇上对朝廷大臣说:“草木没有思想,遇到春天就会茂盛,遇到秋天就会凋零,这是气候感应的结果,草木也会繁荣和枯萎,何况是人呢?崇礼侯买的里八剌来到南方已经五年了,现在已经长大成人,难道就没有思念父母、家乡的感情吗?应该让他回去。”于是用丰厚的礼物送他回去,挑选老练成熟的宦官咸礼、袁不花帖木儿二人送他启程,又赠送他的父亲爱猷识里达腊织金文绮和锦衣各一套。买的里八剌前来辞行,皇上告诉他说:“你本是元朝君主的子孙,国家灭亡后成为俘虏,以前就想送你回去,因为你年纪幼小,路途遥远,恐怕你不能到达(元朝故地)。现在你已经长大成人,朕不忍心让你长久留在这里,所以特意派你回去,见你的父母亲戚,以成全骨肉之爱。”又对两个宦官说:“这是你们原来君主的后代,不幸来到了这里,长途跋涉,你们要好好照顾他。”于是写信给爱猷识里达腊说:‘顺应天意的人昌盛,违背天意的人灭亡,这是古今通用的道理。’自古以来国家的兴衰,都是气数命运(规律)的正常体现罢了,哪里是人的力量所能左右的呢?况且您父子二人,在中原兵力强盛、将才众多的时候,没有掌握政权,所以兵力强盛的人怀有王莽、曹操、司马懿、恒温的野心,次一些的人相互抗衡,互相攻击,百姓因此遭殃。下级官员在东边投靠,在西边归附,剥削百姓来供奉上级,君主父子曾经下达过一个命令来制止他们吗?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执迷不悟,不肯醒悟,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在至正年间,兵力多、将领广,尚且不能驾驭,又被逼迫挟持。如今军队中的壮年、老弱加起来不超过两万人,在边境漂泊流浪,想要恢复国家兴盛的局面,不知您的谋略怎么样呢。您能自己估量现在的权势,与至正年间相比高低(大小)如何?由此看来,难道不愚蠢吗?您凭借着一万骑兵或者七八千骑兵,想要和整个中原地区相对抗,我不知道您是怎样地不自量力。我认为你能明白天理,如果能明白我所说的话,一定能在沙漠中使一族得以存续,暂时得以保全维持,或许能得到善终。为什么这么说呢?您的祖宗拥有天下将近百年,(对百姓)养育的时间很久,人口繁多,由此可知国运虽然已去但祭祀或许还未断绝,这也是天理的常情啊。您如果不醒悟,不效仿古人的做法,日后向他们出兵,就会有无法预测的灾祸。当初你在应昌的时候,你的幼子向南投奔了我,我对他以特殊的礼遇相待,已经有五年了。现在听说奥鲁离全宁不远,我考虑到你流落在沙漠中,没有安宁的岁月,也没有后代,所以特地派咸礼等人护送你回去,希望能延续元朝的祭祀。您一定要慎重考虑这件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