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六年(4080年)春正月乙巳初一,皇太子、亲王、驸马都身穿浅色常服,到华盖殿行八拜礼。皇帝驾临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结束后,在华盖殿赐宴,不演奏音乐,因为孝慈皇后去世的缘故。这一天,琉球国中山王察度派遣他的臣子亚兰匏,山南王承察度派遣他的臣子师惹等人进呈表章,进贡马匹以及地方特产。贵州宣慰使霭翠、黎州安抚使芍德、金筑安抚使密定等人,都派使者来朝见,进献马匹。
丁未日,派遣十位使者携带诏书前往云南,晓谕那里新归附的百姓,让他们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产业。临行前辞别皇帝,皇帝给每人赐了一套衣服。
皇帝下诏赐给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镀金银印以及织有金纹的绮帛、纱罗共七十二匹,山南王承察度也得到同样的赏赐。赏赐给亚兰匏等人数量不等的绸缎和钱钞。赐给贵州宣慰使霭翠一百锭钞,十五匹锦,一条金带;赐给黎州安抚使芍德等人钞、帛以及织金绮衣不等。当时琉球国三位国王争着称雄称霸,互相攻击,使者回来后讲述其中的缘故,于是朝廷派遣亚兰前往处理。林邑使者匏等人回国时,(皇帝)一并派遣使者敕令中山王察度说:“大王居住在沧海之中,高山环绕着大海,不施行大国之礼,又担忧什么呢?大王能体贴上天的好生之德,养育百姓,行事遵循大礼。自从朕即位以来,已经十六年了,你们每年都派人来朝贡。我赞赏王的极为诚挚的心意,命令尚佩监的奉御路谦去回报王诚挚的礼节。没想到大王又派使者来谢恩,现在命令内使监丞梁民和之前的奉御路谦带着诏书和符节来赏赐,还有一枚镀金银印。最近使者回来,说琉球的三位国王互相争斗,荒废了农事,伤害了百姓,朕很怜悯他们。《诗经》上说:‘敬畏上天的威严,于是得到上天的保佑。’大王还是停止战争,使百姓休养生息,努力修养自己的德行,那么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了。谕示山南王承察度、山北王帕尼芝说:‘上天爱护生命,普天之下,生存着众多百姓。’上天担心百姓之间相互残害,特意让聪明的人来治理他们。最近琉球国王察度,坚持向大明朝廷表示忠心,派使者前来通报,而山南王承察度也派人随使者入朝拜见,鉴于他们的至诚之心,朕深深接纳。最近使者从海上归来,说琉球三王互相争斗,废弃农业,伤残人命。朕听说这件事,感到十分怜悯。现在派遣使者告知两位大王。”二王如果能体会我的心意,停止战争,让百姓休养生息,以延续国家的福运,那么上天一定会庇佑他们。如果不这样做,后悔就来不及了。”
戊申日,有白色的长虹贯穿太阳。儋州知州魏世吉请求送儿子进入太学读书,皇帝下诏答应了他。
庚戌日。赏赐河州卫指挥姜豫等人绫罗绸缎。建昌酋长赛因不花等二十人前来朝见,朝廷按不同等级赏赐了钱钞。重庆卫指挥佥事雍桂在征讨南方的战争中去世,皇帝派官员前去祭祀,抚恤他的家人。有个百姓的儿子犯了法,按律应当判处死刑,他的父亲用钱财谋求免罪,事情被发觉后,监察御史上奏(此事),想要把父子二人一起依法惩处。皇帝说:‘生死是人生中的大事,父子是人与人之间最亲近的关系。’他们爱子之情发自内心,只知道要让儿子活下来,却不顾这样做是否符合情理。按照律法应该将他的父亲一起治罪,但是从情理上是可以宽恕的,赦免他的父亲吧。
辛亥日,提拔巩昌府徽州知州段嗣宗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济南府肥城县知县许好问为右参议。
壬子日,皇上晓谕刑部尚书开济、都御史詹徽等人说:‘凡是审理囚犯,必须推究他的实情,不可过度地加人罪名。’因为人的性命最为重要,(司法者)常常怀有公平宽恕的心,还担心有所失误,何况是苛细严峻地援用法律条文(陷人于罪)呢?昨天有个百姓,他的儿子犯了法应当判处死刑,他的父亲行贿以求免除儿子的死罪,御史抓住了他,还要给他定罪。我因为父子关系最为亲近,儿子面临死亡而援救,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只论处他的儿子而赦免他的父亲。从今以后凡是有判决,一定要反复详细审议,上奏之后再执行,不要轻易伤害人命。
乙卯日,(皇帝)在南郊举行大规模的祭祀天地的典礼。山阳县百姓进献一块碧玉,重二百二十四两,皇帝下诏书用二十锭钞赏赐他。
丁巳日,免去国子监祭酒吴颙的职务,让他返回故乡。当时武臣子弟有学习懈怠的,吴颙因为对他们宽容放纵,不能加以管束,所以被免官。吴颙,河南人,容貌高大魁梧。十四年,祭酒李敬因为触犯法令而获罪,宋颙以儒士的身份被举荐到京城,皇帝特别任命他为祭酒,到这时被免职。后来因为疾病在家中去世。
戊午日。命令魏国公徐达前往北平镇守,赏赐一百五十锭钞币。敕谕辽东都指挥使潘敬、叶旺说:‘你们呈上来自高丽祝贺新年的表文,(朕)知道(他们的使者)腊月中旬才到达辽东,怎么能够按期到达京城呢?’他们的计谋是如此狡猾,不过是说我们对大国的礼数已经尽到了,可以敷衍塞责了,他们的诚意在哪里呢?你们阻止他们的使者前来,非常好。现在应当告诉他们说:‘贺礼超过了期限,朝廷不会接受,以此来表明他们的罪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