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遍华夏大地,从延安的窑洞到重庆的街巷,从晋察冀的乡村到江南的城镇,一份份刊登着晋东南大捷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被百姓们争相传阅,纸张的油墨香中,弥漫着压抑已久的喜悦与振奋。
在赵家峪的新一团驻地,新一团的战士们围着一份刚送到的《新华日报》,团长李云龙站在人群中央,手指着报纸上的标题 ——“八路军晋东南大捷,歼敌二十万,解放长治晋城”
然后嗓门洪亮的说:“好小子!曾夏勇这混球,没给老子丢脸!”
他身旁的政委赵刚笑着点头:“是啊,独立旅和 771团、772团打出了咱们八路军的威风!4 万人歼灭日军 19.5 万,还包括第 6、第 13 师团这样的精锐,这在抗战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胜仗!”
李云龙摸了摸下巴,眼神里满是羡慕:“可不是嘛!你看看人家,7000 人对 3 万日军师团,还能把人家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连师团长都给毙了两个!要是咱们新一团也能换上那先进装备,老子也能跟小鬼子好好较量较量!”
士兵们纷纷附和:“团长,咱们也跟总部申请换装吧!有了好装备,咱们也能像独立旅一样,打大胜仗!”
李云龙摆摆手,心里却盘算着:等下次见到曾夏勇,非得让他匀点装备过来不可,不然这新一团的面子,可就被比下去了。
在晋绥军 358 团的驻地,团长楚云飞正坐在书房里,仔细阅读着《新华日报》上关于晋东南战役的详细报道。
报纸上 “运动战围歼日军三个旅团”“攻坚战解放长治晋城” 的字眼,让他忍不住点头称赞:“夏勇兄果然名不虚传,八路军将士更是英勇无畏!”
他身旁的参谋长方立功感慨道:“团座,要是咱们晋绥军也能跟八路军联手,说不定能打出更大的胜仗!可惜阎长官短视,只想着保存实力,错失了这么好的机会。”
楚云飞放下报纸,眼神中满是惋惜:“是啊,如今晋东南大捷,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更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若是能摒弃党派之见,携手抗敌,何愁倭寇不灭?只可惜,有些人始终放不下一己私利。”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的山峦:“给夏勇兄发一份电报,祝贺他们取得晋东南大捷,希望日后还有联手抗敌的机会。”
而在汾城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晋绥军最高长官阎喜善正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捏着一份从八路军总部传来的战报,脸色复杂。
战报上 “独立旅两个团 7000 余人歼灭日军第 6 师团 3 万人,771团、772团6000余人歼灭日军第 13师团 3 万人,击毙师团长神田正种和赤鹿理”“独立旅与 386 旅协同作战,歼灭日军共计 19.5 万” 的内容,如同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脏。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阎喜善喃喃自语,手指微微颤抖。
他原本以为,独立旅面对日军第 6、第 13 师团这样的精锐主力,必然会惨败收场,自己正好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可没想到,独立旅不仅没被消灭,反而以少胜多,将日军第6、第13师团为主力的四个师团加一个旅团打得全军覆没,连第6、第13师团的两个师团长都被击毙。
更让他震惊的是,独立旅在消灭日军两个师团后,还有精力向长治、晋城进军,又歼灭了日军五个旅团 5 万人。
“这是什么样的部队?7000 人对 3 万人,还能打出这样的战果,他们的装备到底有多先进?”
阎喜善眉头紧锁,陷入深深的思考。
他想起之前派去侦察的参谋传回的消息:独立旅的部队装备着从未见过的坦克、火炮和飞机,士兵们手中的武器也远超普通八路军的配置。
“可怕,太可怕了!” 阎喜善叹了口气,心里既嫉妒又忌惮。
他知道,如今独立旅的实力已远超晋绥军,若是再这样发展下去,华北的局势恐怕会彻底改变。
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强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对着参谋下令:“给八路军总部发一份电报,祝贺他们取得晋东南大捷,就说晋绥军愿与八路军携手抗敌,共同保卫华北。”
参谋应声退下,阎喜善却依旧坐在办公桌前,眼神中满是忧虑 —— 他不知道,这支突然崛起的独立旅,未来会给华北带来怎样的变化。
在重庆的国府官邸,最高长官将盖石正坐在沙发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手中的战报,是军统刚刚送来的关于晋东南战役的详细情报,上面 “独立旅与 386 旅 4 万人歼灭日军 19.5 万”“击毙日军第 6 师团师团长神田正种、第 13 师团师团长赤鹿理” 的内容,让他难以置信。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将盖石猛地将战报摔在桌上,声音里满是暴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