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外围各战场的炮火声还在旷野上回荡时,阳曲城外的硝烟刚散,385 旅的战士们趴在战壕里,目光紧紧盯着三公里外的日军阵地 —— 那里,第一轮炮击留下的弹坑还在冒着青烟,几辆被摧毁的九七式坦克残骸斜插在土坡上,履带扭曲成奇怪的形状,车身被烧得漆黑,还在不时迸出零星的火星。
“报告!首轮炮击摧毁日军坦克 4 辆,剩余 8 辆下落不明!” 通讯兵爬到 385 旅旅长成旅长身边,递上一份侦察报告,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各团侦察分队都派出去了,还没找到鬼子坦克的踪迹。”
成旅长皱着眉,举起望远镜看向日军阵地后方的高粱地 —— 那里的高粱秆长得比人还高,风一吹就沙沙作响,要是日军把坦克藏在里面,确实很难发现。
“让各团把侦察无人机放出去,重点搜索高粱地和废弃村落!” 成旅长放下望远镜,对着通讯器下令,
“鬼子肯定是想藏着坦克打伏击,必须在冲锋前把它们找出来!”
“收到!” 通讯器里传来三个团团长的回应。
很快,阵地后方升起三架小巧的无人机 —— 是 ASN15 侦察无人机,翅膀下挂载的高清摄像头正缓缓转动,将地面画面实时传回指挥车的屏幕。
无人机贴着高粱地低空飞行,镜头扫过一片片浓密的高粱秆,突然,屏幕上出现了几道金属反光 —— 是坦克的炮管!
“找到了!在西北方向的废弃村落里!” 无人机操作员兴奋地大喊,手指在屏幕上快速点击,将坦克的坐标和数量标注出来,
“一共 8 辆,都藏在村落的房屋后面,炮口对着咱们的冲锋路线!”
收到这个消息的13团团长石质本立刻将坐标数据转发给团属炮兵营:“炮兵营!目标西北废弃村落,8 辆日军坦克,用穿甲弹,三发急促射!”
13 团的炮兵阵地上,8门 181 车载榴弹炮早已调整好姿态,炮长们盯着战术平板上的坐标,手指在火控系统上输入参数 —— 距离 2800 米,风向东南,风速 3 米 / 秒,弹道数据瞬间计算完成。
“装填穿甲弹!”
“炮口仰角 15 度!”
“预备 —— 放!”
随着炮长一声令下,6 门榴弹炮同时怒吼,炮口喷出的火焰将周围的野草都燎得发黄,穿甲弹拖着细长的尾烟,如同银色的利剑,朝着废弃村落飞去。
“轰隆!轰隆!”
第一发穿甲弹精准命中一辆坦克的炮塔,炮弹穿透钢板的瞬间,坦克内部发生爆炸,炮塔被掀飞,重重砸在旁边的土墙上;
第二发穿甲弹则钻进另一辆坦克的履带,履带被炸断,坦克失去动力,瘫在原地;
短短一分钟,8 辆坦克全被击中,有的履带断裂,有的炮塔变形,有的则直接被引爆了弹药舱,火光和浓烟将整个废弃村落都笼罩起来。
阳曲城内的日军松冈联队指挥部里,联队长松冈信正盯着地图,手指在冲锋路线上反复摩挲 —— 他特意把 8 辆坦克藏在废弃村落,就是想等八路军冲锋时突然杀出,打一个措手不及。
可还没等他听到冲锋号,就听到外面传来密集的爆炸声,紧接着,参谋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脸色惨白:“联队长!不好了!咱们藏在村落里的坦克…… 全被八路军炸了!”
“纳尼?”
松冈信猛地站起来,一把揪住参谋的衣领,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怎么可能?那地方那么隐蔽,八路军怎么会发现?他们难道有千里眼吗?”
参谋哆哆嗦嗦地摇头:“不知道…… 侦察兵说,八路军好像放了一种会飞的机器,就是那种小飞机,应该是那东西发现的……”
松冈信松开手,踉跄着后退两步,瘫坐在椅子上 —— 他终于明白,自己面对的不是一支普通的八路军,而是拥有先进侦察装备和精准炮火的精锐部队,这种差距,根本不是靠战术就能弥补的。
就在这时,城外突然传来一阵激昂的冲锋号声,像惊雷般滚过阳曲城的上空。
松冈信猛地抬头,看向窗外 —— 远处的战壕里,385 旅的战士们正潮水般涌出来,15 式轻型坦克在最前面开路,炮管不时对着城墙上的火力点射击;
08 式轮式步战车紧随其后,车顶的机枪吐着火舌,掩护战士们冲锋;
天空中,独立旅陆航团的直 - 10 武装直升机正低空掠过,火箭弹对着城墙的火力点倾泻而下;
空一团的歼 - 16 战机则发射空对地导弹,精准摧毁城墙上的重机枪阵地;
无人机团的 CH4 无人机更是贴着城墙飞行,对着射击孔发射导弹,每一声爆炸都伴随着日军的惨叫。
“快!快守住城墙!把八路军打回去!”
松冈信嘶吼着,抓起指挥刀就往外冲,可刚跑到门口,就看到城墙上的日军士兵正疯狂往城内退却,有的甚至扔掉了步枪,只顾着逃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