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国际管理层虽然清楚这是一笔大单,却并不急于表态。他们明白,拖延下去,米国军方便会愈加着急,届时还能趁机抬价——反正米国军方财大气粗,动不动就造潜艇、造战机,稍微拨点款就够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因此,面对米国军方的需求,远东国际的人表现得异常平静。
这一反应让米国军方代表措手不及。他们原本经过精密计算,认定对方会立刻答应,可远东国际的淡定,反而让他们隐隐不安。
远东国际的沉默使米国洽谈代表困惑不已。他们虽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却敏锐察觉到情况不对。此刻他们最担心的,是已有其他买家抢先与远东国际接触,甚至敲定了订单——那对米国军方将是沉重打击。
“请问是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我们可以继续谈。”米国军方代表谨慎地询问。
听到这个问题,远东国际方面知道对方已经落入预设的节奏。
“大问题倒没有,不过小问题确实不少。之前远东国际集团差点破产,要不是意外探得新油田,恐怕早已不存在。为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决定从现在起推动集团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远东国际打算转型?”
“是的。想必各位已知晓,我们最大股东张莲女士,现已同时担任英华集团的最高决策人。为优化发展,我们决定建立战略合作:远东国际即英华,英华即远东国际。”
这个消息并未引起CIA和米国商业部人员的惊讶,来之前他们已做足功课。此刻他们只关心一点:石油到底卖不卖?这才是今天谈判的核心。
“我们已获悉此消息,并在此表示祝贺。若双方达成战略合作,相信贵司未来的发展将更为顺利。”
不过,他们的话音刚落,远东国际集团洽谈人员的表情便有些尴尬,随后无奈地摇了摇头。
“话虽如此,但树大招风,我们远东国际集团只想与英华集团安心合作、共同盈利。”
“然而近期,英华集团遭到针对,并遭遇了一些阻碍,如今正面临失去米国和欧洲市场的风险。既然我们远东国际集团与英华集团亲如兄弟,并已达成战略合作,我们自当共同面对、一致对外。”
“因此,如果英华集团被迫退出米国和欧洲市场,我们远东国际集团也会一同退出。”
“什么?有人在背后对英华集团使坏?”
听到这个消息,几人一时怔住,没想到连英华集团这样的大企业都有人敢动,而且看样子对方手段不小,否则英华集团也不至于考虑退出这两个重要市场。
但米国军方又怎会眼睁睁看着即将到手的肥肉飞走?更何况这还是一块超级肥肉。
“能告诉我们对方是谁吗?是哪家企业?”商业部的人看向张莲,问道。
“是张家。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他们有多少资产、旗下有多少企业集团,你们应该比我们更清楚。”
“是他们?”
一听到“张家”两个字,商业部的人也是一愣。他们知道,那是米国一个颇具规模的华商家族,旗下拥有多家集团企业,属于家族式势力。
虽然张家名下没有顶级集团,但他们上市企业众多,且经营有方,因此在短短十几年间势力不断扩张,影响力逐渐取代了一些老牌家族。
一旁的军方代表看到商业部几人的表情,便明白这个张家绝非等闲之辈,否则也不可能给张莲的英华集团带来如此麻烦。
“我们需要讨论一下,十分钟后给出答复。”
“好的,我们愿意等。”
………………
在另一间独立房间里,米国军方、CIA和商业部的人员展开了激烈讨论。
“你们直接告诉我们,那个张家到底是什么来头?没实力就不要在背后搞小动作,简直可恨!”
“没错,这不仅关系到军方的需求,更是我们国家整体战略资源的需要,绝不能任由一个张家来搅局。”
“马上联系张家负责人,叫他立刻滚过来。否则,我们就彻查他们有没有偷税漏税、灰色收入这些问题。”
“哼,他们要是不来,我就派第一飞行大队开轰炸机去收拾他们。妈的,怪不得对方态度犹豫,原来是因为这些事!”
得知原因后,不论是商业部还是米国军方,都对张家极为愤恨。要知道,仅英华集团及其合作企业每年为当地带来的税收就高达数亿。
不仅如此,如果英华集团真的退出米国和欧洲市场,很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导致其他公司业绩下滑甚至破产。因此,商业部绝不能坐视不管。
而远东国际集团更是不必多说,它被称为石油三巨头之一,如今不仅实力雄厚,还吸引了众多投资方,是个实实在在的抢手资源。
因此,这两大集团哪一个都不能得罪,更何况它们现在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甚至远东国际集团出于义气,很可能会放弃米国和欧洲市场。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恐怕不是他们所希望见到的局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