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苏晓的“廉政监督”,确保交通工程的阳光透明
林舟办公室的灯光亮如白昼。
窗外,省城的夜景被切割成无数光怪陆离的色块,映在玻璃上,又被室内的人影覆盖。空气中,有一种奇异的混合气息:李瑞带来的、属于高端服务器与散热风扇的微热电子味,以及马叔离开后,残留在沙发附近的一缕淡淡的茶香。
李瑞已经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他面前的两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外接显示器上,瀑布般的数据流无声地奔涌,仿佛蕴藏着宇宙生灭的奥秘。他整个人都像是焊在了椅子上,只有十根手指在键盘上化作了残影,偶尔端起手边已经凉透的咖啡灌上一口,眼神从未离开过屏幕。
林舟站在巨大的白板前,看着李瑞勾勒出的“城市大脑”雏形,又低头看了看手机屏幕上马叔发来的那句话。
“数据是活的,带着体温,也带着怨气。现在,它们很烫手。”
这行字没有标点,却像一根烧红的钢针,扎进了林舟的脑海。
李瑞的“大脑”是冰冷的、理性的、追求极致效率的骨架。马叔带回来的“人心”是滚烫的、感性的、充满原始诉求的血肉。现在,骨架和血肉都有了,但林舟清楚,一个如此庞大、牵扯利益如此之巨的“生命体”,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会成为无数病毒和寄生虫觊觎的温床。
这个项目一旦启动,撬动的将是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的资金。这笔钱,足以让无数人眼红,足以让一些人铤而走险。在沙盘的初步推演中,林舟已经看到了无数条通往“腐败烂尾”的灰色路径。劣质的水泥、虚报的工程量、内定的承包商……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吞噬这个宏伟蓝图的蚁穴。
他需要一把锁,一把能锁住所有魔鬼的、绝对坚固的锁。
林舟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苏晓的号码。
“苏晓,来我办公室一趟,带上你的‘手术刀’。”
电话那头,苏晓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清冷干练:“马上到。”
十分钟后,穿着一身得体灰色职业套装的苏晓推门而入。她走路没有声音,像一只优雅而警觉的猫。她的目光首先扫过墙上那块被画得满满当当的白板,在“城市大脑”和那些复杂的数据流图上停留了不到三秒,然后转向正沉浸在代码世界的李瑞,最后才落在林舟身上。
“出了什么事?”她问。没有多余的寒暄。
“不是出了事,是准备做一件大事。”林舟没有让她坐下,而是直接将她引到白板前。“这是李瑞设计的‘城市大脑’,一个智能交通系统。”
他言简意赅地解释了系统的构想和目标。
接着,他拿出马叔那个写满了草图和笔记的硬皮本,递给苏晓。
“这是马叔花了一天时间,从城市最基层的角落里带回来的东西。”
苏晓接过笔记本,一页一页地翻看。她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但翻页的速度越来越慢。她看到了红星里被堵死的消防通道,看到了CBD地铁口到写字楼之间那段被标注着“风、雨、日晒、高跟鞋”的八百米,看到了那个因为堵车而耽误治疗转成肺炎的孩子,那个因为救护车进不来而凉了半截的老人。
这些粗糙的草图和朴实的文字,没有数据报告的严谨,却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看完最后一页,苏晓合上本子,沉默了片刻。
“技术蓝图,民心所向。”她抬起眼,目光清澈而锐利,“你想让我做什么?”
“这个项目,初步估算,总投资不会低于五百亿。”林舟说出了一个数字。
即使是苏晓,在听到这个数字时,眼瞳也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她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这是一个巨大的、流着奶与蜜的金矿。
“我需要你为这个金矿,设计一个全世界最坚固的保险库。”林舟的声音很平静,“我需要确保,每一分钱,都真正地花在钢筋、水泥和光纤上,而不是流进某些人的口袋里。”
“保险库?”苏晓轻轻重复了一遍,嘴角勾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那不是笑意,而是一种极致专业下的冷冽,“林主任,保险库是用来防外贼的。这种项目,真正的危险从来都来自内部。你需要的不只是保险库,你需要的是一个覆盖全流程的廉政监督体系。一个能把所有伸向这块蛋糕的手,提前剁掉的系统。”
“这正是我找你的原因。”
苏晓没有立刻回答。她走到窗边,看着脚下这座城市的璀璨灯火,沉默了足足一分钟。她在思考,在脑中构建一个庞大而严密的风控模型。
再次转身时,她的眼神已经变了。如果说刚才她是冷静,那么现在,她就是冰冷。
“想要做到绝对透明,就要假设所有参与者都是潜在的罪犯。”她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任何人的道德和自觉。制度,必须是唯一的准绳。”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红色的马克笔,在李瑞画的那些黑色图表旁边,开始画出属于她的、代表着“监管”的红色线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