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的“资本引导”策略,被林舟直接摆上了台面。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一千三百亿!这是何等巨大的手笔!以往这种规模的基金,光是讨论归哪个部门管,怎么分蛋糕,就能扯皮半年。但今天,没人说话。
“第二,启动‘凤凰涅盘’人才再培训计划。”林舟继续说道,“未来三年,省财政每年投入五十亿,联合省内各大职业院校、龙头企业,对五十万名传统产业工人进行免费的技能再培训。我们要保证,在‘腾笼换鸟’的过程中,每一位离开旧岗位的工人,都能带着新技能,找到新饭碗。我们要换鸟,但不能让老鸟没地方落脚。”
马叔的“人才再培训”计划,被赋予了更温暖的名字和更坚实的资金保障。
“第三,推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林舟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由苏晓同志牵头的环保督察组,将对全省所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无差别、滚动式督察。任何企业,无论规模多大,背景多深,一旦环保不达标,一律关停整改。任何地方,如果出现包庇、纵容污染企业的行为,相关负责人,一律就地免职。”
苏晓的“环保督察”,被林舟变成了悬在所有人心头的一把利剑。
三个方案,环环相扣。一个管钱,一个管人,一个管生死。
林舟讲完,会场里依旧安静。
书记看了一圈,最后目光又落在了张副省长的脸上,语气平淡地问:“张副省长,你分管工业和国资,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意见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副省长身上。
张副省长缓缓抬起头,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他只是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我……没有意见。完全拥护省委的决定。”
这句话,像是一个信号。
“我同意。”
“我同意。”
“完全赞成,这个方案考虑得非常周全!”
一时间,附和声此起彼伏。上次会议还存在的种种疑虑、刁难和反对,此刻烟消云散。
“好!”书记一拍桌子,“既然大家没有意见,这个方案,全票通过!立即执行!”
会议结束,常委们陆续离场。许多人路过林舟身边时,都主动停下来,对他点头示意,那眼神里,有敬畏,有讨好,甚至还有一丝恐惧。
林舟只是微笑着,一一回应。
李瑞和苏晓在门外等他,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老大,牛!太牛了!”李瑞一拳捶在林舟的肩膀上,“全票通过!我刚才在门口听着,那帮老家伙一个个跟小学生似的,就差起立鼓掌了!”
苏晓也推了推眼镜,嘴角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张副省长说‘没有意见’的时候,脸色比哭还难看。我估计他这辈子都没这么憋屈过。”
“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林舟看着走廊尽头,张副生那个略显佝偻的背影,轻声说道,“把桌子上的阻力清扫干净了,接下来,才是真正考验我们怎么唱好这台戏的时候。”
“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推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省展开。
省发改委的大门,一时间门庭若市。过去那些对转型升级阳奉阴违的传统企业老板们,现在一个个提着礼品,揣着项目计划书,排着队想要见林舟一面。他们发现,过去那些能帮他们“通融”的领导,要么不接电话,要么就一句话:“这事你得找林主任,他说了算。”
林舟谁也没见。
他把这些老板全都晾在了门外,却让李瑞和马叔,带着专业的团队,直接进驻了那些真正有技术、有潜力、愿意改革的企业。
产业基金的第一笔钱,没有投给那些最大的钢铁集团,而是给了一家濒临破产的特种钢厂。因为林舟的沙盘推演显示,这家钢厂掌握着一项生产高铁轮对的关键技术,只是因为缺乏资金和市场,一直无法量产。
“凤凰涅盘”计划的第一批培训班,没有开在省城,而是开在了晋北的矿区。马叔亲自去给那些下岗的矿工们上第一课,他没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告诉他们:“政府不会忘了你们。学好本事,去新的光伏产业园,工资比挖煤高,环境比井下好,还能天天回家抱老婆孩子。”
苏晓的环保督察组,则像一群不知疲倦的猎犬,在全省范围内巡回。她们查封的第一家企业,不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而是一家年利税过亿的化工巨头。因为这家企业,是张副省长妻弟的产业。
杀鸡儆猴,敲山震虎。
整个省的政商生态,在林舟的“组合拳”下,被强行扭转,开始朝着一个健康、高效的方向运转。
一个月后,省发改委主任办公室。
林舟正在审阅第一阶段的成果报告。
【晋钢集团完成对三家小型钢厂的并购重组,落后产能淘汰百分之三十,整体能耗下降百分之十五。】
【首批一万名完成再培训的工人,百分之九十二实现再就业,平均薪资上涨百分之二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