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天花板。消毒水的气味。心电监护仪有节奏的声。顾晓婷睁开眼,首先确认的是自己还活着这个事实。
欢迎回到人间。林默涵的声音从右侧传来。他坐在病床边,眼睛下方挂着深重的黑眼圈,白大褂皱巴巴的像是穿了三天。他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顾晓婷的脑部扫描图——一团蓝色光点像星云般盘旋在她的额叶区域。
小兰呢?顾晓婷试图坐起来,一阵剧痛立刻从脊椎窜上后脑。她这才注意到自己全身连着各种监测设备,左臂被固定夹板固定。
林默涵按下床边的按钮,调高镇痛剂剂量:先别动。你断了三根肋骨,左臂骨折,还有...他的声音哽了一下,纳米机器人已经扩散到你全身65%的组织。
顾晓婷闭上眼睛,核设施最后的画面闪回脑海:小兰抽搐的身体,柳青妍化为尘埃,爆炸的气浪...
小兰在哪里?她再次问道,这次声音更加嘶哑。
林默涵调暗病房灯光,将平板转向她。屏幕上是顾小兰的实时监控画面——她躺在隔壁的无菌病房里,身上连着更多管线,一台复杂的设备正监测着她的大脑活动。
生理指标稳定,但意识没有恢复迹象。林默涵放大一组脑波数据,有趣的是,她的神经活动模式与常人完全不同,更像是...他斟酌着用词,某种高密度数据处理状态。
顾晓婷盯着屏幕中妹妹平静的脸庞: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个陌生的女声从门口传来,她的意识被困在纳米网络里了。
一位身材高挑的女性走进病房,黑色短发利落地贴在耳后,穿着印有国际纳米技术监管组织的制服。她向顾晓婷伸出手:艾丽卡·莫尔斯,反恐小组组长。很高兴看到你苏醒,顾主管。
顾晓婷没有握那只手。她转向林默涵:你告诉了外人?
不得不为。林默涵苦笑,核设施爆炸引发国际关注。莫尔斯组长追踪新黎明多年,她带来了关键情报。
莫尔斯并不介意顾晓婷的冷淡。她调出一段卫星图像:三天前,三架运输机从开普敦秘密起飞,分别前往西伯利亚、亚马逊雨林和喜马拉雅山脉。图像放大,显示每个地点都有与南非核设施相似的建筑,我们相信,那里藏着新黎明的备用纳米武器库。
有多少?顾晓婷问。
每个地点足以制造覆盖整个大陆的纳米云雾。莫尔斯的声音平静得可怕,72小时后,三处将同时启动。届时,地球大气环流会在六周内将纳米机器人带到每个角落。
病房陷入死寂。顾晓婷的预知能力突然触发,她看到无数银色微粒如雪花般从天而降,人们一个个倒地,皮肤下浮现出诡异的纹路...
不可能完全阻止。她喃喃道,太分散了。
莫尔斯点头:官方评估成功率低于3%。但...她看向林默涵,林博士提出了一个理论上的解决方案。
林默涵不安地调整眼镜位置:从柳青妍...残留物中回收的纳米机器人显示,它们具有某种群体意识网络。如果顾小兰的意识真的被困在其中...
我们可以反向利用这个网络。顾晓婷突然理解,像病毒一样感染整个系统。
理论上可行。林默涵谨慎地说,但需要两样东西:一个足够强大的意识作为载体,以及...他犹豫了,柳青妍父母研发的原始接入协议。
莫尔斯打开随身终端:我们找到了柳青妍父母的实验室遗址。奇怪的是...她调出一段模糊的录像,他们似乎预见了这一切。
录像中,一对中年科学家站在实验室里。男人手持数据板,女人对着镜头说话:如果有人看到这段录像,说明我们的女儿已经启动了净化协议。请记住,纳米网络不仅是武器,也是桥梁...画面突然中断。
桥梁?顾晓婷皱眉。
林默涵突然站起来:不是桥梁!是桥接器!他激动地翻找自己的设备,柳青妍父母一定创造了某种接口,可以让人类意识安全进出纳米网络!
莫尔斯按住他的肩膀:就算找到这个接口,谁愿意冒险把意识上传到一个可能吞噬它的系统里?
顾晓婷看向隔壁病房的监控画面:已经有人这么做了。
一阵刺耳的警报突然响起。顾小兰的病床监控器显示她的脑电波剧烈波动,同时顾晓婷感到自己的太阳穴一阵刺痛——新的预知画面涌入:一个由银色光线构成的无限空间,无数光点在其中流动,形成某种庞大而复杂的网络...
她在尝试联系我们!顾晓婷扯掉手臂上的输液管,挣扎着下床,带我去见她!
无菌病房里,顾小兰的身体正在轻微抽搐。更奇怪的是,她周围的空气中有微弱的银色光点闪烁,像静电又像某种微型投影。
顾晓婷不顾医护人员的阻拦,将手掌贴在妹妹额头上。刹那间,她的视野被一片银白淹没。
小兰?她在意识中呼唤。
银色空间逐渐成形。这里没有上下左右的概念,只有无尽的数据流如星河般旋转。远处,一个熟悉的人影渐渐清晰——顾小兰,但又不是她。这个顾小兰全身由流动的代码构成,眼睛是两个明亮的蓝色光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