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池底的发现,如同在暗潮汹涌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决定性的石子。那需要“麒麟承恩”佩才能开启的白色石板,无疑是通往核心秘密的关键锁孔。然而,狄仁杰手中仅有一半玉佩,如同仅有钥匙的一半,徒劳无功。
回到府邸,已是后半夜。李元芳也已从太液池对岸撤回,回报并未发现异常,那点灯火如同鬼魅,消失得无影无踪,更添了几分诡谲。
“大人,池底石板,我们是否……”李元芳做了个强行开启的手势。
狄仁杰缓缓摇头,目光落在书案上那张画着麒麟的拜帖:“不可。对方心思缜密,既有如此机关,必有防范。强行开启,恐玉石俱焚。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耐心,以及……找到另外半块玉佩。”
他再次拿起那张拜帖,在灯下反复审视那两个微小的墨点。它们的位置……似乎并非随意点就。狄仁杰取来规尺,仔细测量墨点与麒麟图案各部分之间的距离,又与洛阳城中几处可能与“承恩”相关的地点方位进行比对,却皆不符合。
“若非地点,那便是时间?或是……某种计数?”狄仁杰沉吟着。他回想起王孝杰的供述,孙满仓曾言“承恩”二字或与宫中某处殿宇有关,而上官婉儿则明确指出是“门”。这信息的差异,是认知不同,还是……有意混淆?
“元芳,你之前查访宫中旧人,可曾听闻,除了承恩殿、承恩门,宫中是否还有其他以‘承恩’为名,或者与‘承恩’寓意高度相关的较小场所?比如……书房、画阁、甚至是某处亭台水榭?”
李元芳思索片刻,摇头道:“末将询问的那位老宦官,只提及了承恩殿与承恩门。不过……他倒是提过一句,说先帝高宗晚年,除了太液池,也极爱在宫城西北角的‘凝碧池’边的一处小轩内读书静养,那里似乎……也曾悬挂过先帝御笔,但具体内容,他年久记不清了。”
凝碧池?小轩?御笔?
狄仁杰心中一动。凝碧池规模远小于太液池,更为僻静。“立刻去查!查明那处小轩的名称,以及先帝御笔的内容!要快,但要隐秘!”
“是!”李元芳再次领命而去。
天色将明未明,正是最黑暗的时刻。狄仁杰毫无睡意,他感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而自己仿佛就是网中的猎物,亦或是……执网人眼中的障碍。那张麒麟拜帖,是挑衅,也是线索,他必须尽快破解。
就在他凝神苦思之际,管家再次悄无声息地出现,手中捧着一个小巧的锦盒。“老爷,刚才有人从门缝塞进来的。”
狄仁杰瞳孔一缩,接过锦盒。锦盒入手冰凉,是上好的紫檀木所制,盒盖上没有任何纹饰。他示意管家退下,仔细检查了锦盒外观,确认没有机关后,才小心翼翼地打开。
盒内铺着柔软的丝绸,丝绸之上,赫然躺着——另外半块“麒麟承恩”佩!
玉佩温润,在灯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那断裂的痕迹与他手中的半块严丝合缝!麒麟的形态终于完整,昂首奋蹄,栩栩如生,透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在完整的玉佩背面,“承恩”二字之下,似乎还露出了之前被断裂处掩盖的、更小的一行铭文!
狄仁杰强压住心中的震撼,立刻取出自己那半块,将两者缓缓合拢。只听极其轻微的一声“咔”,两块玉佩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严丝合缝,仿佛从未断裂过。背面完整的铭文也显现出来,依旧是古篆,赫然是四个小字——“凝碧承恩”!
凝碧承恩!果然是凝碧池!
这处小轩,才是“麒麟承恩”佩真正指向的、承载着高宗皇帝特殊恩宠的地方!
是谁?在这关键时刻,将这至关重要的另外半块玉佩送到了他的手中?是友?是敌?是意识到危险而倒戈的内部人员?还是幕后主使新一轮的、更危险的试探?
狄仁杰握着这枚终于完整的玉佩,感觉重若千钧。它既是打开太液池底秘密的钥匙,也可能是一个引他踏入致命陷阱的诱饵。
“大人!”李元芳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在门外响起,他推门而入,脸上带着探得消息的振奋,“查到了!凝碧池畔那小轩,名为‘寄傲轩’!先帝御笔所题,正是——‘凝碧承恩’ 四字!据说,那是高宗陛下赐给当时……故太子李贤 静心读书、砥砺品性之所!”
故太子李贤!又是他!
“麒麟承恩”佩的真正渊源,终于水落石出!它源于高宗皇帝对太子李贤的恩宠与期许,是李贤在“凝碧承恩”轩活动的信物或赏赐!那么,持有并使用这玉佩的幕后之人,其身份几乎呼之欲出——即便不是李贤本人(他已故去),也必定是其最核心、最忠诚的旧部,打着继承李贤遗志、复兴李唐的旗号!
所有的线索,太平公主、王孝杰(假意或真心的倾向)、承恩门、太液池、乃至可能与李贤关系密切的某些李唐旧臣,似乎都隐隐指向了这个以故太子李贤为核心凝聚起来的、潜藏极深的政治势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