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终南山,如同一头匍匐的巨兽,山风呼啸,林涛阵阵,更添几分肃杀。狄仁杰率内卫精锐弃马步行,借着微弱的星光,沿着崎岖山道急速向“栖云观”逼近。远远望去,那观宇轮廓在黑暗中沉默矗立,与寻常并无二致,但空气中弥漫的那股若有若无的、令人心神不宁的压抑感,却比之前任何一次监视回报都要强烈。
接近观外那片树林时,之前负责监视的校尉迎了上来,脸色苍白:“大人!约半个时辰前,观内先是传出激烈的打斗和惨叫声,持续了不到一炷香时间,随后便彻底安静下来,再无异响,连那子时的低语声也消失了!我们不敢贸然进入,直到收到您的命令。”
狄仁杰微微颔首,示意众人散开,呈扇形悄然包围了道观。他亲自带着李元芳留下的一名副将和数名好手,来到观墙之下。观门虚掩着,并未上锁。
他轻轻推开一道缝隙,一股浓烈的血腥气混杂着一种焦糊的奇异味道扑面而来!院内一片狼藉,石灯倾倒,草木摧折,地上赫然躺着几具身着黑色斗篷、戴着鸮鸟面具的尸体!死状凄惨,有的喉管被利刃割断,有的胸口塌陷,显然经历过一场短暂而激烈的内斗。
狄仁杰目光锐利,迅速扫过战场,确认没有活口和埋伏后,打了个手势,众人鱼贯而入。
观内主殿更是惨不忍睹。神像倾颓,供桌碎裂,烛台香炉滚落一地。殿中央,一名身着破烂道袍、须发花白的老者仰面倒地,双目圆睁,脸上凝固着极度的惊愕与不甘,咽喉处一个细小的血洞仍在汨汨流淌着暗红色的血液——正是观主“清虚”!而在他的右手边,散落着一柄断裂的、镶嵌着幽暗宝石的匕首,与之前“暗月”教徒使用的武器一般无二!
“清虚果然是‘暗月’教的人,而且地位不低。”狄仁杰蹲下身检查尸体,“他是被一击毙命,手法干净利落,凶手是个高手。” 他注意到清虚的左手指甲缝里,似乎嵌着几丝极细微的、不同于道袍材质的金色丝线。
“搜!仔细搜查整个道观,寻找如燕和那件被污染的圣物!注意任何暗格密道!”狄仁杰下令。
内卫立刻分散开来。狄仁杰则带着副将,走向主殿后方。根据玄鸟留下的信息,“圣物移位”,说明东西应该还在观内。
在后殿一间看似是清虚静室的房间里,陈设简单,一床一桌一蒲团。狄仁杰的目光落在墙角一个不起眼的、半人高的老旧木柜上。柜门紧闭,但下方的地面上,却有一道新鲜的、并非灰尘形成的拖痕。
他示意副将戒备,自己上前,轻轻拉开柜门。柜内并无他物,只有底部的一块木板似乎有些松动。他用力掀开木板,下面赫然是一个黑黝黝的洞口,一股阴寒的气息从中涌出,伴随着那熟悉的、被污染的黑暗波动!
洞口下方是一段狭窄的石阶,通向地底。狄仁杰毫不犹豫,取过火折,率先拾级而下。
石阶不长,尽头是一间不大的地下石室。石室中央有一个简单的石台,此刻,石台上空空如也。但石台边缘,却放着一样东西——正是那件被黑布包裹的长条状圣物!看其形状,应该是那件日轮金盘或者火焰玉盏中的一件。
然而,吸引狄仁杰目光的,并非是这失而复得的污染圣物,而是放在圣物旁边的一样东西——那是一枚与他怀中那枚一模一样的玄鸟薄片!薄片之下,还压着一张纸条。
狄仁杰拿起纸条,就着火光看去:
“此物暂存,污染已深,不可妄动。清虚欲以地窍之力催发其恶,献祭同门,幸阻之。另,速查‘袁天罡’与‘锁龙钉’。——玄鸟”
袁天罡?!太宗朝那位传奇的天文学家、术士袁天罡?!狄仁杰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难道“青鸾”案中那个逃脱的“袁公”,与袁天罡有关?而“锁龙钉”又是什么?
就在这时,上方传来副将急促的声音:“大人!找到如燕小姐了!在偏殿的柴房里,昏迷不醒,但性命无虞!”
狄仁杰心中一松,小心地将那件污染圣物重新包裹好,连同玄鸟薄片和纸条一起收起,迅速返回地面。
偏殿柴房中,如燕躺在一堆干草上,面色苍白,呼吸平稳,似是中了某种迷香。医官检查后确认并无大碍,只需些时间便能苏醒。
狄仁杰看着安然无恙的侄女,又想起那枚玄鸟薄片和纸条上的信息,心中疑云更甚。这“玄鸟”势力,似乎并非敌人。他们破坏了“暗月”教的仪式,救了如燕,留下了关键信息,但却始终不肯以真面目示人。他们到底是谁?目的何在?
“清理现场,将所有尸体运回,详细勘验。将此观彻底查封,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进入!”狄仁杰下令。他知道,从“栖云观”这里,暂时只能得到这么多了。接下来的重点,将是那纸条上提到的“袁天罡”与“锁龙钉”!
带着昏迷的如燕和那件危险的污染圣物,狄仁杰一行人趁着天色未明,悄然离开了终南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