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终究还是亮了。
但汴京城的天,却比任何时候,都要阴沉。
正如萧明所料,高俅的报复,来得,比想象中,更早,也更猛烈。
天刚蒙蒙亮,整个汴京城,便被一阵,急促而密集的马蹄声,所惊醒。无数的城防军和开封府的捕快,如狼似虎般,涌上街头,封锁了所有的城门和主要街道。
“奉太尉大人之命,捉拿叛贼林冲!但凡,有知情不报,或,窝藏罪犯者,一律,同罪论处,满门抄斩!”
冰冷而无情的命令,传遍了汴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紧接着,一张张画着林冲头像的通缉令,被贴满了大街小巷的布告栏。画像上的林冲,眉目如剑,英姿飒爽,手持长枪,威风凛凛。画像下方,用醒目的朱砂,写着她的罪名——“私闯太尉府,意图行刺朝廷命官”,以及那高得令人咋舌的悬赏金额。
“黄金千两!官升三级!”
一时间,整个汴京城,都为之沸腾了。
无数的江湖人士,地痞流氓,甚至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红了眼。他们拿着通缉令,走街串巷,像疯了一样,四处搜寻着那个价值千金的“女将军”。
一夜之间,林冲,从昔日,受人敬仰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朝廷钦犯。
而作为这场风暴中心的济世堂,更是,被无数双眼睛,死死地,盯住了。
虽然,官兵们,没有直接冲进来抓人,但药铺的四周,早已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那些,看似在街边闲逛的货郎,喝茶的百姓,甚至,是墙角晒太阳的乞丐,他们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瞟向济世堂的大门。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名为“死亡”的气息。
济世堂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潘金莲,早已停止了问诊。她将药铺的大门,紧紧关闭,然后,和萧明一起,将受伤的林冲,转移到了,后院一间,早已备好的密室之中。
这间密室,是萧明,盘下药铺后,便秘密修建的。入口,设在了一口枯井之下,极为隐蔽。
“林姐姐,你安心在这里养伤。外面的事,有我和相公。”潘金莲将食物和水放进密室,看着脸色依旧苍白的林冲,柔声说道。
“莲儿,萧明,”林冲的眼中充满了愧疚与不甘,“是我连累了你们。”
“林姐姐,说这些就见外了。”萧明轻轻握住她的手,沉声道,“我们是一家人。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高俅想用这种方式逼我们自乱阵脚,我们偏不能让他如愿。”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养好伤。等风头过去,我们,再做打算。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的仇,我们,一定会报!”
林冲看着眼前这两个为了她而身陷险境的亲人,重重地点了点头,美目中泛起了泪光。
安顿好林冲,萧明和潘金莲,回到了前堂。
“相公,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潘金莲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外面,全是高俅的眼线。我们,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动弹不得。”
“不,”萧明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与这紧张气氛,格格不入的笑意,“他们,以为我们是笼中鸟,但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才是网中鱼。”
他走到桌边,提起笔,在一张白纸上,迅速地,写下了几个字,然后,折好,递给了潘金莲。
“莲儿,还记得,我们刚来京城时,遇到的那个,漕帮的王掌柜吗?”
“记得。”潘金莲点头。
“你,想办法,把这封信,交给他。记住,一定要,亲自交到他的手上,不能,经过任何人的手。”萧明叮嘱道。
“可是,外面……”
“放心,”萧明微微一笑,“高俅的网,虽然大,但,总有漏洞。你忘了,我们济世堂,还有一条,通往城外甜水巷的,秘密通道吗?”
那条通道,是当初,为了应对不时之需,而特意留下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
潘金莲接过信,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相公,我一定,完成任务。”
“去吧,万事小心。”萧明看着她,眼中,满是信任与温柔。
待潘金莲,离开后,萧明,独自一人,坐在堂中。
他知道,从林冲,暴露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失去了暗处的优势。现在,他们,被推到了明面上,成了,高俅砧板上的肉。
但这,也未必是坏事。
高俅,越是,张狂,越是,肆无忌惮,就越容易,露出破绽。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为高俅,准备一份,他绝对意想不到的,“惊喜”。
他给王掌柜的信里,只写了八个字——“风浪越大,鱼越贵。”
这是他们,当初,定下的暗号。意思是,计划有变,启动备用方案。
而备用方案的内容,就是,将高俅,意图谋反的“证据”,散播出去。
当然,这些“证据”,大部分,都是伪造的。但是,在眼下这个,敏感的时期,真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让那些,本就对高俅,心怀不满的朝中大臣,以及,那位,生性多疑的官家,心中,埋下一根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