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点点头,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主公,雒阳八关。”
“联军已经分兵,任何一路只要兵进雒阳,我等将首尾难顾。”
“若是不擦,可能兵败无路也!”
“且若是雒阳任何一关被占,我等士卒必定士气大跌。”
“届时联军一战即可破我等,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
见董卓紧皱眉头,李儒却是笑而不语。
他知道董卓不会反对。
毕竟这雒阳确实有些危险了。
随即李儒摸了摸胡须,继续开口:
“而长安地广人多,更是各代帝王建都之地。”
“且主公在长安经营多年,可为主公根基之地。”
“而后方更是主公家乡西凉,主公在长安,可是稳如泰山啊!”
“主公应知桃林塞?桃林塞旁边有潼水。”
“若主公建一潼关,此为天险。”
“纵关东百万大军,也过不了潼关。”
“如此,既可远避关东诸侯,还能据险而守。”
“进退有路,此根基之地啊!”
“待他日天下有变,主公发兵出关,呵呵!”
李儒笑眯眯地看着董卓:“天下何愁不得?”
李儒说完,笑着对着董卓点了点头。
董卓作沉思状。
李儒继续开口:“且主公可有听过一句童谣?”
“童谣?”
董卓微微一愣,诧异地看向李儒。
其他人也是好奇地看着李儒。
他们可没听过什么童谣。
不过曹性倒是知道,因为他派人禀报他长安的消息。
吕布也是眯着眼,好奇地看着李儒。
此刻他也想迁都了,实在是诸侯不讲武德。
动不动就几个人围攻他。
同样围攻曹性贼子。
李儒轻笑道:“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董卓眉头一挑,惊讶道:“何意呀?”
李儒笑着解释:“西头一个汉,应高祖皇帝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
“这东头一个汉,应光武帝旺于东都雒阳。”
“到今时,亦传一十二帝。”
“这是命数啊主公,若是主公迁都长安,必可无忧啊!”
“好!”
董卓闻言,眼中一亮。
一脸兴奋地对着李儒笑道:“好,哈哈哈,好,不是文优说出来,老夫实悟不出其中妙意啊!”
“好!童谣,此天意也!”
“我等当星夜会师雒阳,以商大计。”
说完,他一脸兴奋地看着众人,打算安排回雒阳事宜。
“主公!”
李儒却是再次抱拳提议道:“迁都乃我西凉必做之事。”
“但还有两事,主公当思之慎之。”
“何事?”董卓又是一脸好奇地看着李儒。
李儒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道:“主公,一是我军去往长安,这二十万大军今后所需之粮。”
“二是雒阳富饶,若留给那些诸侯,或者有诸侯占据雒阳,我等将寝食难安。”
“嗯~为之奈何?”董卓微微点头,眉头一皱。
雒阳他肯定不可能留给其他诸侯。
“主公!”
李儒抱拳,狠声道:“这粮草,可杀雒阳富户,这雒阳富户上千,我等可得粮草上千万石,财宝无数啊!”
“至于雒阳,如此之富,留给关东联军肯定不行。”
“甚至他们若是以雒阳为据点继续与我等对峙,也不好。”
“特别是若是有诸侯占据雒阳,我等将随时被威胁。”
“再加上主公迁都长安,这雒阳百姓肯定也要迁至长安。”
“如此......可烧毁雒阳,时关东诸侯无吞并之地。”
“这雒阳百姓也无家可回,我等在长安,方可无忧也!”
“妙!”
董卓点着头,颇为认可。
满脸欣喜地赞道:“妙啊!”
曹性在台下听着两人的对话,也没有劝阻。
当然,也不敢劝阻。
雒阳那么富,董卓离开雒阳肯定不会留一个完好的雒阳给关东诸侯。
并且关东诸侯应该也不想看见完好的雒阳被哪路诸侯占据。
这也算对双方的好处。
或者说这个雒阳成为了关东诸侯和董卓的缓冲带。
董卓看向众将,目光在众将身上扫视。
最后将目光停留在曹性身上。
他笑着看向曹性,温声道:
“伯善,如此,汝先带兵守一下汜水关。守个五日,汝再回来。”
毕竟他的嫡系是西凉众将和西凉兵。
本来打算安排吕布的,但吕布还是留着保护他的好。
现在曹性武艺不下吕布,倒是可以用曹性来断后。
“这?”
曹性心中一沉。
这董卓,还真是把自己当外人啊!
他的西凉嫡系不用,吕布也不用。
“怎么?莫非伯善不愿?”董卓面色一沉,眯眼看着曹性。
李儒见状,皱眉提议道:“主公,要不用其他人?”
董卓缓缓开口:“伯善守汜水关,我等可安心前往雒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