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您打算怎么对付燕王?”
朱棣看着杨昭在沙盘上画来画去,越来越好奇。
杨昭在几个位置插上小旗子,然后退后一步。
“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燕王虽然有五万大军,但这五万人的军心如何?忠诚度如何?”
苏墨立刻明白了杨昭的意思。
“将军是想策反燕王的部下?”
“策反太难了。”
杨昭摇头。
“但分化却不难。”
王铁山挠了挠头。
“将军,什么叫分化?”
杨昭指着沙盘上代表燕王军队的旗子。
“燕王这五万人,有多少是他的嫡系?有多少是临时拼凑的?有多少是被迫跟随的?”
朱棣恍然大悟。
“您的意思是,燕王的军队成分复杂,不是铁板一块?”
“没错。”
杨昭走到椅子上坐下。
“燕王手里的五万军队,真正忠于他的最多两万。其他三万都是各地守军、边军,甚至还有一些是被他强行征召的民兵。”
李公公激动起来。
“那我们有机会了!”
杨昭却没有那么乐观。
“机会是有,但需要时机。现在燕王刚起兵,这些人还抱着观望态度。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信号。”
“什么信号?”
苏墨急问。
杨昭站起身来,走到窗边。
“让他们知道,跟着燕王没有好下场。”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传令兵跑了进来。
“报告杨将军!燕王派使者求见!”
杨昭挑了挑眉毛。
“燕王还想谈判?”
朱棣也觉得奇怪。
“他刚才不是已经撂下狠话了吗?”
杨昭想了想。
“让他进来。”
很快,一个穿着燕王府服饰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这人杨昭认识,是燕王府的管家,叫钱大富。
钱大富进来后立刻跪下行礼。
“小人钱大富,奉燕王殿下之命,给杨将军送信。”
杨昭接过信件,快速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朱棣忍不住问。
“杨将军,燕王写了什么?”
杨昭将信递给朱棣。
“您自己看。”
朱棣接过信,看了几行,脸色就变了。
“这个朱高煦,真是狂妄!”
原来,燕王在信中开出了条件:只要杨昭愿意投靠他,就封杨昭为兵马大元帅,统领三军。如果杨昭不答应,燕王就要血洗雁门关。
李公公气得直跳脚。
“太过分了!竟然威胁杨将军!”
杨昭却很冷静。
“钱管家,燕王还有别的话要说吗?”
钱大富小心翼翼地回答。
“王爷说,如果杨将军愿意见面详谈,王爷可以亲自来雁门关。”
杨昭考虑了片刻。
“告诉燕王,我明天午时在关外等他。”
钱大富愣了一下。
“杨将军,您真的要见王爷?”
“当然。”
杨昭站起身来。
“既然燕王这么有诚意,我怎么能拂了他的面子。”
钱大富赶紧告退。
等钱大富走了,朱棣急忙问。
“杨将军,您真的要去见燕王?那太危险了!”
杨昭摆了摆手。
“朱王爷,您想多了。燕王敢来,我就敢见。”
“可是万一他设埋伏怎么办?”
李公公也很担心。
杨昭走到沙盘前,指着燕王军营的位置。
“燕王如果真想对我下手,直接攻城就是了,何必多此一举?他约我见面,肯定另有目的。”
苏墨若有所思。
“将军,您觉得燕王想干什么?”
杨昭想了想。
“无非两个目的。第一,确实想拉拢我。第二,想当面试探我的底细。”
王铁山不解。
“试探什么底细?”
“我手里到底有多少军队,多少资源,朝廷给了我什么权限。”
杨昭转过身来。
“燕王虽然狂妄,但不傻。他知道我能用五千人击败十八万异族,肯定不是靠运气。”
朱棣点头。
“确实,任何人都会对您的军事能力感到忌惮。”
杨昭突然笑了。
“所以,我明天要给燕王一个大大的惊喜。”
“什么惊喜?”
众人都很好奇。
杨昭神秘地摇了摇头。
“到时候您就知道了。现在,我们先要做几件事。”
杨昭走到桌前,拿起毛笔。
“苏墨,立刻给新皇写信,报告燕王的动向。另外,请求朝廷调动北方所有忠于朝廷的军队,准备南下勤王。”
“是!”
苏墨立刻去办。
杨昭继续布置。
“王铁山,你带一千人,连夜赶到附近的几个县城,开始征兵。记住,要挑选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给予优厚待遇。”
“明白!”
王铁山也领命而去。
杨昭又转向朱棣。
“朱王爷,我需要您帮个忙。”
“杨将军请说。”
“您在朝中有没有可靠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