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装饰得素白,白马纯洁,不是强盗而是求婚。
含义: 文饰趋向素雅洁白(贲如皤如),如同白马般纯洁(白马翰如),意图纯正,并非恶意(匪寇婚媾)。象征修饰回归朴素,以真诚为本。
六四故事:
联盟盛典的消息,如同季风,早早吹遍了河岸诸部。
这一次的聚会非同小可。
不仅是为了庆祝丰年,更是要确立沿河部落间更明确的约定,划分渔猎疆界,互通有无,以期长久的和平。
有陶氏作为东道主,上下忙碌,力求在各方使者面前展现部落的气度与诚意。
首领炎再次召见了禹。
此时的禹,已不再是那个只能在罐底偷偷画纹的年轻匠人。他为盟会制作的礼器,为有熊氏烧制的华器,都已成为传奇。人们谈论他时,总带着敬意,称其为“彩陶之师”。
“禹,”炎首领目光沉稳,“此次盛会,各部使者云集。我族需准备一批陶器,作为赠予各部的礼物。此物,不仅是一器一物,更代表我有陶氏的心意与脸面。你,可能担当?”
禹躬身行礼,并未因盛名而倨傲:“禹必竭尽所能。”
任务接下,压力也随之而来。
该制作怎样的陶器?
沿用为有熊氏制作华器的手法?朱砂金粉,流光溢彩,足以震慑来客,彰显富足。
或者,重复盟会礼器的纹饰?云雷威严,几何有序,展示部落的底蕴与规整。
禹在工棚里踱步,看着架子上陈列的以往作品,那些或华丽或庄严的纹样,此刻却仿佛蒙上了一层看不见的尘嚣,无法触动他内心的弦。
他走出工棚,信步来到部落外的山坡上。
夕阳西下,将天边的云彩染成淡淡的橘红,又渐渐褪为浅绛,最终融入一片无垠的、素净的灰白之中。远山如黛,河水蜿蜒,闪烁着粼粼波光。几只白鹭从水边惊起,舒展的翅膀在暮色中划出洁净的弧线。
没有朱砂的浓烈,没有金粉的辉煌。
只有天地间最本真的色彩,宁静,开阔,包容万物。
禹的心中仿佛被这暮色洗涤。
他想起这次盛典的真正目的——不是炫耀,不是威慑,而是“交好”,是“结盟”。如同两个部落之间的联姻,追求的应是长久的和睦与信任,而非一时的风光。
“匪寇婚媾……”他低声吟诵着古老的爻辞。
不是抢夺的寇仇,而是带着纯洁意图前来求婚的使者。
那么,作为表达心意的礼物,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炫目的技巧,堆砌的珍贵材料?还是……一颗毫无杂质、坦诚相待的真心?
答案,在晚风中渐渐清晰。
他转身回到工棚,眼神已是一片澄明。
他召集了协助他的匠人,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此次礼品,不用朱砂,不用金粉,甚至不用我们常用的浓重黑彩。”
众人愕然。
“那我们用什么?难道做回最原始的素陶?”一个年轻匠人忍不住问道。
“不,”禹摇头,目光坚定,“我们用‘白贲’之心。”
他选用了部落附近品质最好的一种白色黏土。这种土淘洗极难,烧成后胎体呈柔和的暖白色,质地细腻,触感温润,但因其颜色素净,以往多被用来制作日常粗器,罕用于重要场合。
“禹师,这土……是否太过朴素?恐被他人看轻啊。”有老成持重的匠人担忧。
禹抚摸着那洁白如玉的陶坯,缓缓道:“至饰无饰,大音希声。真正的尊重,源于真诚,而非浮华。”
他决定,纹饰也做最大程度的简化。
他摒弃了所有复杂神秘的图腾,只选取了最朴素、也最永恒的意象——日月。
他用极细的骨笔,蘸取经特殊调配、色泽沉静如夜的淡墨黑彩,在白陶的胎体上,勾勒出简洁的圆日与弦月。
日纹饱满,线条圆融,象征着光明、生长与能量。
月纹清逸,弧线优雅,代表着宁静、循环与守护。
日月交替,阴阳相济,寓意着部落间如同日月,各有其道,又能和谐共存,照亮彼此的前路。
没有多余的笔触,没有繁复的填充。大面积的留白,衬托着这至简的图案,仿佛天地初开,日月新升,一片朗朗乾坤,坦荡无垠。
“贲如皤如……”禹看着笔下素白雅致的陶器,心中默念。
装饰得像雪一样洁白,像白马一样纯净。
每一件陶器,无论是尊、是瓮、是瓶、是豆,都遵循着这一理念。纹饰永远只在最关键的位置,做最画龙点睛的描绘,绝不多添一笔。整体的气质,素净,高雅,带着一种不容亵渎的纯洁感。
部落里并非没有质疑的声音。
看着这批与以往风格迥异、显得“过于”朴素的礼品,一些族人私下议论:
“这……是不是太简单了?拿得出手吗?”
“是啊,听说下游那几个部落,最喜欢鲜艳的色彩。我们送这个,会不会被他们认为是没有诚意,或者……瞧不起他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