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宫宴前三日,萧彻带着沈清辞来到城西一处不起眼的民宅。
从外表看,这只是一户普通人家,但推开院门后,沈清辞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院子里站着十几个身着便装的男子,个个身姿挺拔,眼神锐利。见到萧彻,他们整齐划一地单膝跪地:
“参见主上!”
萧彻微微颔首,对沈清辞道:“这些都是楚离训练的暗卫,负责在京中搜集情报。”
一个中年男子上前一步:“主上,三皇子那边有新动向。他昨日秘密会见了几位边关将领,似乎要在重阳宫宴上有所动作。”
萧彻眸光一冷:“果然沉不住气了。可查到具体计划?”
“属下正在查。”男子递上一份名单,“这是三皇子最近接触的官员名单,其中几人颇为可疑。”
沈清辞接过名单细看,惊讶地发现上面有几个她父亲生前的好友。这些人在朝中一向以刚正不阿着称,没想到竟然也与三皇子有往来。
“这些人...”她迟疑地开口。
“都是被胁迫的。”萧彻一眼看穿她的心思,“三皇兄手握他们的把柄,逼他们就范。”
他转向暗卫:“继续监视,但不要打草惊蛇。”
“是!”
离开民宅后,萧彻又带沈清辞来到城南的一处书院。这里看似是寻常书院,实则暗藏玄机。
书院的山长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见到萧彻后恭敬行礼:“殿下。”
“顾先生不必多礼。”萧彻虚扶一把,“近来可有什么消息?”
顾先生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江南那边的官员已经打点妥当,只等殿下号令。”
沈清辞这才知道,萧彻的势力早已遍布朝野,连远在江南的官员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殿下究竟布置了多少人手?”她忍不住问。
萧彻淡淡一笑:“足够应付接下来的变局。”
离开书院时,顾先生特意叫住沈清辞:“姑娘可是沈毅将军之女?”
沈清辞一怔:“先生认得家父?”
“当年在边关,曾蒙沈将军救命之恩。”顾先生眼中闪过怀念,“将军蒙冤,老夫一直耿耿于怀。如今见到姑娘,总算可以略尽绵力。”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这是江南盐商的通行令,姑娘日后若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开口。”
沈清辞接过令牌,心中感慨万千。父亲生前广结善缘,如今这些善缘都成了她复仇的助力。
回宫的路上,沈清辞一直沉默不语。萧彻看出她的心事,问道:“怎么了?”
“奴婢只是没想到...殿下的势力如此庞大。”她轻声道,“为何之前一直隐忍不发?”
萧彻目光深远:“时机未到。若不是三皇兄逼得太紧,我本可以再等几年。”
他看向沈清辞:“但现在不同了。有了你,计划可以提前。”
这话中的深意让沈清辞心跳加速。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在萧彻的布局中,可能比想象中更加重要。
次日清晨,沈清辞在整理书房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名册。翻开一看,里面详细记录着朝中各位大臣的喜好、弱点,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更让她惊讶的是,名册中夹着一份地图,上面标注着各军营的布防情况和将领的忠诚度。北疆三十万大军中,竟有超过半数将领标注为“可信任”。
“在看什么?”
萧彻的声音突然自身后响起。沈清辞慌忙合上名册,转身行礼:“殿下。”
萧彻看了眼她手中的名册,并不意外:“都看到了?”
“奴婢不该窥探机密...”
“无妨。”萧彻接过名册,“这些本来就是要让你知道的。”
他翻开名册,指着几个名字:“这几位将军都是你父亲的旧部,这些年来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只等为沈将军平反的那一天。”
沈清辞眼眶微热:“原来...还有这么多人记得父亲。”
“沈将军为国捐躯,不该被遗忘。”萧彻合上名册,“重阳宫宴后,我会让他们联名上书,为你父亲平反。”
这份承诺重若千钧。沈清辞深深一拜:“殿下大恩,奴婢没齿难忘。”
萧彻扶起她:“不必言谢。这是沈将军应得的公道。”
重阳宫宴前一日,萧彻带着沈清辞来到最后一处秘密据点——城北的一处铁匠铺。
铁匠铺后院别有洞天,里面堆满了兵器铠甲,几十个工匠正在忙碌。见到萧彻,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行礼。
“这些都是为北疆将士打造的兵器。”萧彻解释道,“三皇兄克扣军饷,边关将士的装备多年未换。我暗中筹集资金,为他们更换装备。”
沈清辞抚过一件崭新的铠甲,心中震撼不已。萧彻不仅暗中培养势力,还在默默为边关将士做着实事。
“殿下为何要这么做?”
“因为这是我该做的。”萧彻目光深远,“大靖的江山,不能毁在那些宵小手中。”
这时,一个工匠捧着一把宝剑上前:“殿下,您要的剑已经打造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