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
一直沉默的魏延突然起身,抱拳道:殿下,末将有一策,不需半月便可收复关中,令吕布所部自行瓦解!
听闻魏延要献策,曹烁目光微动,心中已有所猜测。
文长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曹烁佯装不知,故作好奇地询问。
魏延当即命人取来关陇详细舆图,铺展于中军帐内。
请殿下过目,自汉中去往关陇,共有五条谷道。
这五条谷道自西向东分别为:祁山道、陈仓道、斜谷道、骆谷道,以及最东侧的子午道。
其中祁山道最为平坦,但路途最为遥远。
故而自古以来,南北用兵多取陈仓、斜谷二道,盖因此二者既非最远,亦非最为崎岖。
魏延指着舆图上的各处谷道,如数家珍般详细解说。
有鉴于此,吕布为阻我军北上,已命刘备驻守陇西,扼住祁山道;又遣高顺驻守陈仓城,扼守陈仓道;而其亲率主力屯兵斜谷口,据守斜谷道与我军对峙。
言及此处,魏延手指又点向最东端。
至于骆谷道,虽距长安较近,然其险峻程度远胜斜谷,自古少有人取此道入关,故吕布仅留少量兵马看守谷口。
最后这子午道,乃距离长安最近的谷道。若顺利行军,不出十日便可直抵长安城下。
此道在五条谷道中最为崎岖难行,向来鲜有人走,吕布必不设防。
末将愿领一支奇兵,取子午谷北上,不出十日便可奇袭长安,令秦军猝不及防。
长安空防之时,我军可不战而克,直取帝都。
倘若长安易手,驻守斜谷的吕奉先部必然军心动摇,不攻自破!
如此,三秦大地尽在掌握!
魏文长意气风发,将胸中韬略和盘托出。
归根结底,不过五字真言:
子午谷奇谋!
曹子明唇角微扬。
魏延此计,正合他意,恰是他欲与众将商议的破敌良策。
这般险着,也就魏延这等莽将,方能与他心思相通。
诸君且议,文长这子午谷之策,诸位以为如何?
曹烁立于舆图之前,挥袖点指。
帐中文武顿时目光灼灼,纷纷聚至图前。
殿下,末将以为此计大妙。
此策与当年邓艾 ** 阴平有异曲同工之效,定能出奇制胜!
黄汉升击节赞叹。
太史子义、张儁乂等将帅亦纷纷附议。
王上,此计虽妙,却比邓艾之策更为险峻啊。
曹孟德却眉峰紧蹙,面露忧色。
曹子明抬手示意他继续。
文长所言不虚,子午谷确是五道中最险峻者,吕奉先故而疏于防范。
纵使天公作美,大军也需十日方能穿越秦岭,兵临长安。
若遇变故,我军困于谷中,秦军探马必会察觉。届时吕奉先调兵堵截,我军进退维谷,粮秣耗尽,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曹操指着蜿蜒谷道,直指要害。
叔父明鉴。
郭奉孝接言:子午谷不仅地势险恶,若遇阴雨,更易引发山崩泥流。一旦道路阻滞,奇袭之策岂非付诸东流?
话毕,众将士皆默然,神色间透出凝重。
黄忠抚须颔首:“照此说来,子午谷之险,不亚于阴平道。”
“阴平虽然崎岖,但秦军无人知晓,更不会设哨查探。”
“当日无论老将军耗时多久,只要最终突出重围,秦军必然毫无防备,定能一击得手。”
“可子午谷不同,此乃通往长安的通道之一,秦军上下皆有所知,即便吕布再疏忽,也断不会毫不设防。”
“因此,我军稍有滞缓,便易暴露行迹,令那三姓家奴察觉我军意图。”
郭嘉再次剖析其中利害。
黄忠恍然,应声道:“奉孝所言极是,如此看来,此计胜算渺茫。”
魏延原本信心十足,志在必得。
可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直指此计破绽,他渐渐泄了气。
曹烁却不以为意,道:“既如此,择一段无风无雨、天气晴好的时日出兵,岂不就能顺利快速通过子午谷?”
众人一时怔住。
郭嘉苦笑:“大王,过子午谷至少需十日,天有不测风云,如何能确保这十日皆风平浪静?”
曹烁冷然不语。
郭嘉神色骤变,眼中闪过喜色。
“臣竟忘了!”
“大王精通星象,可预知风雨变化,自能选出十日晴好的绝佳时机!”
郭嘉猛然惊醒,欣喜道:“若真如此,这奇袭子午谷之计,或可成事!”
帐中原本沉寂的众将,再度振奋。
“砰!”
曹烁仰首饮尽杯中酒,摔杯于案,霍然起身。
“魏延、赵云听令!”
“臣在!”
曹烁抬手指北:“即刻整备八千精兵,随时待命,待本王选定良机,便率军由子午谷北上,直取长安!”
魏延与赵云面露惊色,未立即接令。
曹操神色焦急:殿下,此策过于凶险,怎可亲自涉险?
曹烁目光凌厉:正因凶险,本王亲赴方能确保无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