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瞬间像炸开的爆米花。“退伍救生员老郑”的消息秒刷上来:“李老师听着!用腋下救生法,让老人趴在你怀里,别仰头!水流急就绕到房子侧面,那里有回流省劲!”
“护士小孙”紧跟着补:“救上来先摸颈动脉!要是昏迷,心肺复苏按压深度5厘米,频率每分钟100次!”
“加班狗阿凯”的弹幕带着哭腔:“李老师你要是敢出事,我就把藏区的煤炉全扛到湘西给你烤火!”下面立刻有人接梗:“阿凯这是把‘春芽留守办’改成‘李老师后援会’了?”“沈老师快看好你们家李老师!”
李伟把粉丝的建议和笔记要点飞快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咬着救生绳的一端纵身跳进洪水里。冰冷的水瞬间裹住全身,他刚游出两米,一个浪头就把他推出去一米远,呛了口带着泥腥味的水。
“绕侧面!按老郑说的来!”沈亦舟趴在老槐树上喊,双手紧紧攥着救生绳,指节都泛了白。
李伟立刻调整方向,像条鱼似的借着侧面的回流往砖房游。秦大山和几个年轻村民举着竹竿在旁边拍打水面,驱散水里的蛇虫,竹竿敲击水面的“砰砰”声,在雨夜里格外响亮。
二十分钟后,当李伟背着秦大爷出现在洪水中时,安置点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周小雨的镜头里,秦大爷裹着厚外套缩在李伟背上,李伟的嘴唇冻得发紫,牙齿都在打颤,却还对着镜头咧嘴笑:“家人们,搞定!秦大爷就是受了点惊吓,心跳没问题!”
他刚上岸,小琳的视频连线就弹了出来,屏幕里小姑娘举着一堆暖宝宝,脸涨得通红:“李老师!我把藏区最厚的暖宝宝都打包了,明天就寄过来!你要是敢冻感冒,我就给你煮青稞粥,放十斤姜!”
清晨六点,雨终于停了,天边裂开一道鱼肚白,把洪水染成了淡金色。临时安置点里渐渐热闹起来:沈亦舟和李教授支起桌子给村民体检,听诊器的“咚咚”声和询问声此起彼伏,粉丝隔着屏幕刷屏“沈老师辛苦了”;李伟则带着几个年轻粉丝搭新帐篷,手指翻飞间,帐篷支架就立得稳稳的,动作麻利得像在厨房里颠勺。
周小雨的直播已经连播五个小时,嗓子都哑了,却依旧精神十足。她把镜头对准刚挂好的“春芽救援站”横幅:“家人们,最新情况:32位被困老人已救出29位,剩下3位在村西头,得等冲锋舟到。李老师盯现场,沈老师看老人,两位老师都没合过眼!”
她转身指向旁边的物资堆,方便面和矿泉水摆得整整齐齐,却明显不够堆:“这是湘西本地粉丝连夜送来的,但300多个村民不够吃。现在急缺三样东西:第一,燃油,发电机快没电了,卫星电话也撑不了多久;第二,药品,降压药、降糖药、外伤药全告急;第三,防水布,好多帐篷漏雨,老人孩子容易着凉。”
话音刚落,“老茶客”团长的连麦申请就弹了出来。屏幕里的老人举着张皱巴巴的采购清单,声音洪亮:“李老师、沈老师,28万捐款全花在刀刃上了!10吨燃油、50箱药品、300平方米防水布,今早从长沙发车,走应急通道,明天下午准到!”
他顿了顿,笑得眼睛都眯了:“湖南本地的爱心企业还捐了500床棉被,现在正往这儿赶呢!”
“太谢谢团长了!”周小雨把镜头转向李伟,他刚钉完最后一根帐篷钉,拍着手上的泥走过来,“必须公示!每一笔钱买了啥、花多少,都列明细表,晚上直播给大家看。”
他接过沈亦舟递来的水壶,仰头灌了一口,喉结滚动:“捐款跟我做邪修菜备料一样,得挑、得洗、得码齐,大家稍等,物资一到我们第一时间通知。”
沈亦舟在旁点头,推了推眼镜:“我会和团长核对每笔明细,同步到公益账号,欢迎大家监督,绝不让一分钱浪费。”
弹幕立刻被“靠谱”刷屏。“我捐了200块,给李老师买腊肉做邪修菜,给沈老师买体温表!”“广东打工仔阿明”留言:“刚给老板请假,买了去湘西的火车票,明天到!有没有一起给两位老师当助手的?”下面跟着一串“算我一个”的回复,像串起的灯笼。
“家人们别盲目来!”李伟对着镜头摆手,语气严肃,“龙鼻嘴村的路还在清障,坑坑洼洼全是泥。想来的先联系‘老茶客’团长登记,我们统一安排。”
沈亦舟立刻补充,语气温和却坚定:“湘西早晚温差大,跟藏区春寒似的,一定要带厚外套。保护好自己,才是帮我们最大的忙。”
弹幕瞬间刷起“听两位老师的”“沈老师真细心”,暖烘烘的像团小火。
安置点的土灶冒出袅袅炊烟,李伟举着口黑铁锅跑过来,锅沿还挂着饭粒,笑得像个孩子:“开饭啦!今天露一手我的招牌邪修菜——湘西抗灾糙米饭,管饱又抗饿!”
他把锅墩在灶上,里面的糙米、腊肉、野菜和玉米粒咕嘟冒泡,香气瞬间飘满安置点:“秦支书家的腊肉,阿妹挖的马齿苋,糙米饭耐放,一锅能喂饱二十个人,跟我在藏区做的青稞能量饼一个理——有限食材也能做出好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