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故意绕开她的打听,是不想她被牵扯进来,毕竟老吴还没被抓到,不知道躲在哪里憋着坏。我都已经决定不在拉小范总下水了,岂能把他妹妹给拖进来,所以我不想接她的话。
薇薇一直都是挺聪明的人,看我没接话她也没深究,反而说:“是你不关心我好吧,你每次只要回南师大,就不管不顾我了,我还怎么和你说?”
说这个我也有点脸红,每次寒暑假给他补完课,回学校我都忙着玩游戏、打篮球,还有上课,都没打听过这个高中小丫头后面的事情了。
她主动对我说:“我在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
“什么?”我听的莫名其妙,“疙瘩什么大学?学厨艺啊?在阿尔卑斯山上做面疙瘩,法国老百姓也好这一口?”
“这是法文音译过来的。”薇薇都给我气乐了,“我们学校可是十四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就建校了,到今天有七八百年历史了。”
“这么厉害?”我诧异的回头看了她一眼,我早就听小范总的姨妈说薇薇成绩特别好,都说是我补课的功劳,小范总他爹一直都怀疑为什么我教不好小饭桶。
现在再看看,除了我给她补课,她自己天赋好学也很重要,这一点倒是和小范总截然不同。
我由衷的说了一句:“还是妹妹你好学。”
“哪有,过奖了。”薇薇继续说:“我们学校历史上一共出过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一位图灵奖得主,和他们比,我算什么?”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除了羡慕嫉妒我也没不知道说啥,不过话说回来,她这么一说让我觉得找她帮忙是对的。
我还没提这事,她倒是主动迫不及待在副驾驶座位上开口问我:“你之前在电话里说要找我帮忙,到底什么事?”
“哦?那就不是一件事了。”我想了想,反正小范总已经把考古队的事情告诉过她了,那我直说也无妨,便说,“两件事,第一件事,你能不能帮我查一个人?这个人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在1981年之前曾经在法国留学,1981年回国后参加了在沙鲁里山的考古队。”
“1981年?这么久远?”薇薇诧异的问,“为什么要找他?”
“你先找,找到了我再和你细说。”我也不勉强她,“我知道人海茫茫,法国也不止你们一所大学,所以你尽力而为吧,找不到也没关系。”
“我试试吧,有什么具体特征没?”
“没有。”我心中暗想除了他戴一定贝雷帽其它一概不知啊,不过我忽然想起祁老师日记,立刻补充说,“他平日里喜欢戴一顶西洋贝雷帽,而且据我所知,在1981年的12月曾经写过一封求援信回母校,你看你能不能找到这方面的信息。”
“这个好办,等我回学校我去问问。”薇薇点点头,胸有成竹的说,“二战以后,1964年中法建交到现在,我们学校的华籍留学生一共也没几位,回头我去问问管理校友档案的老师就知道了,只要是我们学校的前辈学长,就一定能问出来。”
“好。”我点点头,我心中的计划很明确,贝雷帽写回母校的求援信内容其实不打紧,无非就是1122考古队遇上什么麻烦,这我都已经知道了,我首先要弄明白他是哪个大学的,来自何方。
祁老师日记中提到过他来自巴黎的大学,1981年的巴黎大学应该没有今天这么多。只要找到他的母校,就能查到雕像的相关资料,因为他不是说过他的母校对于这尊诡异雕像的研究经历更早吗?
薇薇的学校历史如此悠久,我隐隐有预感或许就是出自她们这里,如果是,那下一步就看看欧洲那边有什么资料能帮助我的。
“第二件事呢?”薇薇又问我。
“哦、哦。”我悻悻的回答,“那什么……我有个东西……标本,应该算生物标本,想请你给我研究研究,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哦?”薇薇奇怪的问,“赵哥哥你什么时候对生物学这么感兴趣了?”
“那什么……”我咳嗽了一声,“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实验器具。”
“这倒不难。”薇薇晃了晃手机,“我找苏大的同学借用一下实验室就行,标本在哪?”
“在我那。”
我开车一路从高速疾驰而归,路上我们还聊了阔别多年的很多话题,相谈甚欢,到了下午回到我房子里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在冰箱里翻箱倒柜的寻找那个可乐瓶,把薇薇看的莫名其妙。
薇薇在一旁匪夷所思的问:“赵哥哥,你把标本和鸡肉、冰激凌、速冻水饺放在一起?”
我正蹲着在冰箱下面的冷冻室里到处翻腾,有些尴尬的说:“那什么,你到里面坐,坐着喝茶,我找找先。”
赶紧把她给支应走,免得我丢人,要知道回来都一个多月了,天气渐热,这可乐瓶能放在外面不变质发臭吗。我也不知道那些大头开花的怪物是何物,不知道何物那就一律按肉类算,先放冰箱下面冻上准错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