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排长紫绀的面色在张彬果断的胸腔穿刺针下逐渐缓解。一股高压气体从针头嘶鸣着排出,王排长胸腔的压迫感瞬间减轻,他大口贪婪地呼吸着坑道里污浊却宝贵的空气,眼神重新聚焦。周围提着一口气的战士们发出低低的、压抑的欢呼,看着张彬的眼神近乎崇拜。
“张力性气胸。需要闭式引流,但现在没条件。”张彬对旁边的卫生员快速交代,“用橡胶手套剪个瓣膜,临时做一个,防止复发。密切观察。”他再次动用【终极医术】的知识,将战场上能找到的材料效用发挥到极致。
处理完这个最危急的伤情,张彬没有停歇。他深知,在这血肉磨盘里,医术能挽救生命,但武器才能守住阵地,减少新的伤亡。坑道一角堆放着不少在炮击和战斗中损坏的武器,几名军械员正愁眉不展地试图修理,但缺乏零件和工具,进展缓慢。
张彬走过去,目光扫过那些“残骸”。几支苏制波波沙冲锋枪卡壳严重,一挺郭留诺夫重机枪的复进簧出了问题,还有几门60毫米迫击炮的底座钣变形,影响射击精度。甚至还有一些缴获的美制M1卡宾枪也因为各种小故障被闲置。
【精密机械工程学(高级)】的知识自动在他脑中激活,如同生成三维图纸般,迅速解析着每一件武器的故障点和修复可能性。
“同志,能修吗?”一个脸上沾满油污的老兵械员抬头,带着期望问道。他认得张彬是上面派下来的特殊人物,刚才的医术已经让他惊为天人。
“试试。”张彬言简意赅。他拿起一支波波沙,卸下弹鼓,拉动枪机。【精密机械工程学】让他手指感受到的细微阻滞感被放大分析。“供弹坡有磕碰变形,第三发子弹就会卡住。”他找到问题,然后向军械员要来一把小锉刀和锤子,借助油灯的光,用近乎微雕的手法,轻轻敲击、打磨那处细微的变形。几分钟后,他重新组装,拉动枪机,动作顺畅无比。“试试。”
军械员半信半疑地接过,找到一颗子弹手动上膛模拟,果然畅通无阻。他眼睛一亮:“神了!郎中同志,你连这个都懂?”
张彬没时间客套,转向那挺重机枪。“复进簧疲劳,弹性不足。找不到替换的?”得到否定答复后,他仔细观察弹簧的材质和结构。“可以用缴获的吉普车座椅弹簧替代,需要截取合适的长度,热处理调整弹性模量。”他给出具体方案,并亲自指导军械员操作。两个小时后,那挺沉寂的重机枪再次发出低沉的怒吼,虽然射速稍受影响,但火力持续性得以恢复。
他的动作很快引起了一位姓李的炮兵排长的注意。李排长正为迫击炮的精度发愁。“敌人炮火太猛,我们的炮位经常移动,底座钣不平,标尺也因为磕碰有点偏差,打出去炮弹总是差几十米,效果大打折扣。”
张彬检查了一门82毫米迫击炮。他用手掌抚摸底座钣,感知那微小的变形,又仔细检查标尺。【精密机械工程学】让他能像计算机一样进行误差补偿计算。“底座钣用大锤垫着木头敲平,重点校正这个角度。标尺的误差是固定的,每次瞄准时,方向向左修正密位两个,射程增加五十米。”
李排长将信将疑,命令炮班按照张彬的方法调整后,对远处一个暴露的敌军机枪阵地试射一发。
“咻——轰!”
炮弹几乎正中靶心,将那个火力点哑掉。
“打中了!真打中了!”炮班战士兴奋地低吼。李排长看向张彬的眼神彻底变了,从好奇变成了信服。“郎中同志,你这手绝了!能不能帮我们把其他几门炮也校一下?”
张彬点头,趁着战斗间隙,快速为另外几门迫击炮进行了“体检”和“微调”。经过他手的武器,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可靠性或精度都有所提升。
他还注意到战士们使用手榴弹时,美制MK2手雷的引信时间有时不稳定,且破片杀伤效果在敌军分散队形下不佳。他召集几名手巧的战士,利用空罐头盒和缴获的炸药、铁丝,制作了一种简易的“飞雷”——将多个手榴弹的炸药集中,外面包裹罐头盒皮和碎石,用加长的导火索引爆。
“这东西威力大,但投掷距离近,风险高。只能在敌人靠近坑道口时用,或者从高地往下方滚。”张彬叮嘱道。这种土制炸弹虽然简陋,但在后来的防御战中,确实在近距离给了敌人巨大杀伤和心理震撼。
张彬的这些举动,看似零碎,却像涓涓细流,悄然汇聚。修复的武器重新投入战斗,提升了火力密度;校准的迫击炮打得更加精准,有效压制了敌军的进攻队形;即便是临时改进的爆炸物,也在特定情况下发挥了奇效。他不仅是个医生,更成了一个技术难题的解决者,一个将有限资源效能最大化的“工程师”。
李排长在战斗间歇,找到坑道指挥员,郑重汇报:“首长,那个代号‘郎中’的张彬同志,是个宝贝!他不光会救人,更会修东西、校炮,脑子里的东西太有用了!我们能不能向上级建议,让他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哪怕只是传授一下方法也好!”
指挥员看着手中刚刚统计上来的、因武器故障导致的非战斗减员报告,又看了看角落里正在指导战士给手榴弹加装简易保险片的张彬,陷入了沉思。这个年轻人身上,似乎蕴含着远超他年龄和身份的才能。这些看似微小的“技术微调”,正在这残酷的消耗战中,一点点地扭转着局部力量的对比。
【叮!日常签到冷却完毕,是否签到?】
张彬在心中默念:“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万能工具钳x1(高精度,多功能),武器保养油x5升。】
签到奖励再次精准匹配了需求。张彬不动声色地将工具钳收起,这将是未来修复工作中更得力的助手。
然而,技术的提升能弥补多少兵力与火力的绝对差距?上级会对李排长的建议作何反应?更重要的是,张彬这种超越常人的知识面,是否会引来更深层次的关注和调查?技术的光芒既能照亮胜利之路,也可能照亮他本想隐藏的秘密。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