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音刚落,几位资历更老的舰长的全息投影也纷纷开口,声音中充满了惯性的战术思维和背水一战的决绝:
“王指挥官!下命令吧!我的舰虽然带伤,但主炮还能开火!可以顶在最前面!”
“没错!把还能动的船都集中起来,就算撞,也要撞沉他们几艘!”
“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易就兵临城下!”
请战之声此起彼伏,带着一股悲壮的血性。这是最常规、也是最容易被理解的选择——集结残兵,固守待援,或壮烈成仁。指挥中心内的气氛,被这种悲壮的情绪所感染,许多年轻军官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与敌偕亡的火光。
然而,王启明的眉头却锁得更紧了。他的目光没有离开星图,但瞳孔深处,倒映着的不是K-12区那道虚拟的防线,而是敌我双方那令人绝望的实力对比数据,以及……敌军舰队在突进过程中,那细微却真实存在的阵型脱节。
他能感觉到背后那些灼热的目光,有期待,有怀疑,有孤注一掷的信任。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压在他的心头。他知道,下一个命令,将决定所有人的生死,也将定义他作为指挥官的真正价值。
指挥中心内,凝重的气氛被这突如其来的附和声打破。几位通过全息投影接入会议的资深舰长,他们的影像因信号不稳而微微闪烁,却丝毫不减其话语中的急切与决绝。
“没错!”一位肩章上刻着四颗星的老舰长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必须趁他们阵型未稳时迎头痛击!此刻犹豫就是葬送最后的机会!”他的虚拟影像拳头紧握,仿佛已能感受到炮火的反冲。
另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冷峻的舰长立刻接口,语速快而清晰:“我附议!并且建议立即启动‘铁壁’防御阵列,将所有能量优先供给护盾和主炮!集中火力,即便不能击溃,也要敲掉他们几颗獠牙,让他们知道……”
就在更多请战声即将汇成一股洪流之际,王启明猛地抬起了一只手。动作幅度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骤然凝聚的决断力,瞬间压下了所有声音。
指挥中心再次陷入寂静,只剩下警报依旧刺耳。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只抬起的手上,然后顺着它,看向王启明那张年轻却已刻满坚毅线条的脸。
他的目光,没有一丝一毫的偏移,死死锁定在中央的全息星图上,仿佛要将那屏幕看穿。星图上,那片代表着“掠食者”氏族的红色狂潮,正以一种令人心悸的速度蔓延、逼近,带着毁灭一切的气势。而与这片狂潮形成惨烈对比的,是代表己方防御力量的零星蓝点,它们渺小、稀疏,如同暴风雨夜海面上摇曳的孤舟,仿佛下一刻就会被巨浪吞没。
冰冷的数字在王启明脑海中进行着残酷的对比演算,结果令人绝望:敌军舰船数量是守军的七倍!这不仅仅是数量的碾压,更令人心头冰寒的是,在那片红色狂潮的核心,清晰地标示着三个异常巨大的光点——那是三艘从未在任何数据库中出现过的超级战舰,其能量读数高得离谱,就像三头蛰伏在阴影中的洪荒巨兽,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计算结果显示,”战术官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像是被无形的寒冰冻住了喉咙,“如果……如果选择正面交锋,我们的生存几率不超过百分之三。”
这冰冷的数字如同一声丧钟,在死寂的指挥中心内敲响。尽管众人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残酷的概率被赤裸裸地宣之于口时,一股更深的绝望还是瞬间攫住了每个人的心脏。百分之三,这几乎等同于宣判了死刑。
一丝冰冷的汗珠,顺着王晨星的脊柱悄然滑落,浸湿了他内衬的衣衫。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的铁箍,紧紧勒住他的胸腔。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刻,一个沉稳而熟悉的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在他记忆深处响起——那是父亲王晨星曾在战术推演课上,用他那特有的、带着一丝疲惫却无比坚定的语气说过的话:“真正的指挥官,其价值往往不取决于他懂得如何打赢一场仗,而在于他是否有魄力与智慧,去判断出哪些仗根本不该打。”
这句话如同暗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王启明脑中因压力而几乎凝固的思绪。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猛地捕捉到了全息星图上一个极其细微、稍纵即逝的异常:由于“掠食者”舰队中各舰船的推进系统性能和护盾强度存在差异,在通过防线前方那片密度较高的“碎星坟场”小行星带时,其庞大舰队的阵型,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脱节!
那三艘如同移动堡垒般的超级战舰,依仗其强悍无匹的护盾和动力,根本无视前方阻碍,蛮横地直接撞开或碾碎挡路的小行星,速度几乎没有衰减,一马当先地冲在最前。然而,那些数量庞大的中小型护卫舰和攻击艇,却没有这等实力,它们为了规避密集的陨石撞击,不得不进行大幅度的减速和机动闪避,导致其推进阵列发出的暗红色尾迹,明显与前方主力舰队拉开了距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