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被动传感器捕捉到远处有规律的引擎波动——那意味着敌军的巡逻航线——舰队都必须立刻调整航向,利用星云中的尘埃柱或引力异常区作为掩体,进行规避。有好几次,敌舰的尾焰光芒几乎能透过舷窗看到,每一次都与毁灭性的遭遇擦肩而过,死亡的阴影时刻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在经历了数小时令人窒息、心跳过速的潜行后,被动传感器的边缘终于捕捉到了与背景噪音截然不同的、密集而有序的能量信号。舰队指挥官小心翼翼地调整接收器的灵敏度,一个模糊的轮廓在屏幕上逐渐清晰。
终于,目标出现在了他们的传感器视野边缘——那景象令人震撼:数颗被掏空并改造的小行星,如同巨大的蜂巢,外部布满了船坞、炮塔和传感器阵列;小行星群的中心,拱卫着一座比“铁砧”平台还要庞大的巨型空间站,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无数大小不一的运输船,如同工蜂一般,在巢穴与外部空间之间繁忙地穿梭。
“阴影巢穴”找到了。它不仅是存在的,而且其规模和活跃程度,远超想象。
就在“归零”舰队各舰船悄无声息地散开,启动高精度扫描阵列,开始对“阴影巢穴”进行全方位扫描和精确定位的关键时刻——命运展现了其最残酷的一面。
一支原本并不在预定巡逻路线上的敌军快速反应小队,或许是因为一次偶然的航线调整,或许是基于某种难以言喻的直觉,其传感器突然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属于自然星云背景的引擎辐射残留。
刺耳的、代表最高入侵警戒的警报声,瞬间如同瘟疫般在所有敌军通讯频道中炸响!“阴影巢穴”周边的防御力量,如同被惊醒的蜂群,瞬间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归零”舰队暴露了!死亡的通知书,已然下达。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绝境,舰队队长没有哪怕一秒钟的犹豫。他知道,任务已经无法按原计划完成,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将已经获取和正在获取的数据传回去。
他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频道,冷静得可怕,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响彻每一艘幸存舰船:“所有单位听令!放弃隐蔽,放弃规避!全力扫描!以最快速度完成数据打包!”
紧接着,他下达了最后的、也是最具牺牲精神的命令:“我来吸引主要火力!你们抓住机会,完成数据传输!记住,数据流不能停!直到最后一刻!”
命令即出,他的旗舰——那艘经过特殊改装的侦察舰——猛地将引擎功率推至超载状态,舰身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义无反顾地、如同扑火的飞蛾,径直冲向了正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的敌军主力舰群!
一场实力悬殊到令人绝望的突围战(或者说,是自杀式阻击战)瞬间爆发。敢死队其他的舰船,在队长的掩护下,顶着密集如雨的能量光束和导弹,继续执行扫描任务。它们如同在雷暴中穿梭的海燕,不断有舰船被击中,护盾过载,装甲撕裂,在幽暗的星空中化作一团团绚烂而短暂的火球,每一团火球的熄灭,都意味着数名忠诚战士的陨落。
队长的旗舰,以惊人的机动性在弹雨中穿梭,吸引了绝大部分火力。但面对绝对的数量优势,它终究无法幸免。在舰体被数道粗大的能量光束同时贯穿、即将解体的前一刻,队长用尽最后的力气,扑向通讯控制台,按下了持续发送数据的按钮,对着麦克风嘶吼,声音混杂着舰体结构断裂的巨响、爆炸的轰鸣和他本人不屈的意志:
“坐标已确认!数据流正在发送!重复,坐标……”
轰——!!!
一声剧烈的爆炸声从通讯频道另一端传来,随后,通讯信号戛然而止,只剩下无边无际的、令人窒息的静电噪音。
“归零”舰队,全员殉职。但就在信号消失前的瞬间,一道承载着“阴影巢穴”精确坐标和关键扫描数据的加密信息流,如同用灵魂发射出的箭矢,顽强地穿越了干扰,成功抵达了“铁砧”平台。
几乎就在“归零”舰队最后一丝通讯信号在宇宙中彻底消失的同一瞬间,在遥远的“铁砧”平台指挥中心,一段经过高强度加密、数据包完整无缺的信号,顽强地穿越了重重电磁干扰和空间距离,如同一支用鲜血与灵魂淬炼而成的箭矢,精准地射入了中央控制台的接收终端。
一声清脆而单调的电子提示音——“嘀”——在寂静得只能听到设备嗡鸣和沉重呼吸的指挥中心内响起。这声音在平时微不足道,此刻却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敲击在每个人的心脏上。
王启明几乎是瞬间就扑到了主控台前。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接收完毕的数据包内容——“阴影巢穴”的精确空间坐标、其外围防御体系的布防详情、主要能源节点的位置推测……一份详尽到足以改变战略态势的绝密情报。
他收到了这份情报。这份用整个“归零”舰队、用数十名最优秀、最勇敢的官兵的生命和忠诚换来的、无比宝贵的鲜血数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