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进攻指令的下达,原本在安全距离游弋的敌军主力舰队开始集体转向。战列舰群厚重的装甲带反射着恒星的光芒,巡洋舰阵列展开攻击队形,如同缓缓张开的死亡之翼。成千上万的引擎喷口同时喷射出耀眼的等离子流,在漆黑的宇宙中拉出蔚为壮观的光带。
舰队突进的速度不断加快,仿佛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群。先锋舰队率先冲破残存的外围雷区,导弹舰开始进行首轮齐射准备。各舰火控雷达疯狂扫描着“铁砧”平台看似裸露的装甲接缝处,炮塔旋转机构发出刺耳的嗡鸣——所有迹象都表明,这支舰队正以彻底摧毁目标的架势扑来。
而在“铁砧”指挥中心,王启明看着传感器上如潮水般涌来的红色光点,嘴角泛起冷峻的弧度。敌军舰队此刻的进攻阵型,正好完全落入预设的杀伤半径。那些看似仓促后撤的守军部队,其实正在悄然收紧包围网;平台表面“失效”的炮塔,其能量读数正在暗地里飙升到临界值。
当敌军旗舰的庞大舰体精准地驶入预设的绝杀坐标点,其主炮阵列开始转动瞄准时,敌军总指挥部的总攻命令也如预期般传来。然而,几乎就在同一毫秒,王启明平静而坚定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遍全军:“铁砧方案,最终阶段启动。”
这道指令如同扣动了命运的扳机。刹那间,战场态势发生了根本性逆转:那片被敌军侦察机反复确认“安全”的空域,突然绽放出致命的璀璨光芒。数以万计的智能机雷解除光学伪装,如同苏醒的蜂群般扑向敌军舰艇;隐形炸弹在战舰腹部接连引爆,冲击波使整支舰队阵型大乱;预设的引力陷阱启动,使敌舰如同陷入无形泥沼。
“铁砧”平台表面所有伪装装甲瞬间脱落,露出下方蓄势待发的重型武器阵列:原本“故障”的相位炮台射出毁灭性能量束,“弹药耗尽”的导弹井倾泻出饱和式打击弹幕,平台结构层中升起堪比战列舰主炮的超级武器平台。
更致命的是,早已迂回到位的“曙光”舰队此刻出现在敌军后方,与前方的铁砧平台形成完美的交叉火力。磁轨炮弹道与离子光束构成的死亡网格,将敌军舰队牢牢锁死在三维杀戮空间内。
“织网者”系统在此刻释放终极电磁脉冲,敌军旗舰的护盾发生器应声过载,通讯频道里只剩下绝望的静电噪音。试图转向的敌舰发现导航系统已全面瘫痪,整支舰队成了瓮中之鳖。
这场精心策划的反击,在短短三分钟内就完成了从诱敌到锁死的全过程。当敌军指挥官终于意识到所谓“溃败”竟是天衣无缝的骗局时,他的舰队已深陷钢铁熔炉,再无回天之力。
当敌军主力舰队如同预想中那般,将绝大部分舰艇驶入标定的猎杀区时,整个战场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王启明站在指挥台前,全息星图上代表敌军的红色光点群,此刻已与标注着杀伤核心区的白色光圈几乎完全重叠。
敌军旗舰的投影与预设的靶心坐标偏差不足三百米——这在宇宙尺度上堪称贴身,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敌舰进入最佳杀伤半径,所有机动路线都已被计算用的火力通道封死。
王启明扶正话筒,声音冷静得如同星际尘埃:诱饵任务完成。
这四个字通过加密频道传达到每个作战单元,正在佯装溃退的部队突然停止后撤。
现在,收网。
最后三个字落下的瞬间,整片星域被重新定义。
平台表面数以千计的伪装装甲板同时爆裂,露出下面蓄能完毕的相位炮阵列。原本看似破损的装甲接缝处,此刻伸出旋转磁轨炮台,幽蓝的电弧在炮口跳跃。
预设雷区在此刻同步激活:智能机雷群解除光学迷彩,如同苏醒的杀人蜂扑向敌舰引擎,引力陷阱产生器启动,将试图转向的敌舰牢牢吸附在杀伤区,隐形炸弹在敌舰队形最密集处同时起爆。
随着王启明放下指挥棒的手势,整张立体火力网同时开火。磁轨炮的弹丸、离子束的光矛、导弹的尾迹,在太空中编织成一张死亡之网。那些几分钟前还气势汹汹的敌舰,此刻如同撞上蛛网的飞蛾,在毁灭的火焰中疯狂挣扎。
当敌军主力舰队在平台狂暴的火力中陷入混乱,各舰船忙于应对来自正面的毁灭性打击时,真正的杀招才露出它冰冷的獠牙。
在敌军阵列的侧翼和后方,那些原本在传感器上显示为宇宙背景辐射的空域,突然泛起涟漪般的能量波动。如同海市蜃楼逐渐凝实,大片幽蓝色的引擎尾焰刺破黑暗,联盟舰队的主力战舰群解除光学迷彩,舰体上冰冷的复合装甲反射着战场火光。
更致命的是,这个包围圈呈现多维立体态势:高速突击舰组成移动壁垒,切断所有横向突围路线,驱逐舰群占据制高点,炮口向下覆盖整个空域,巡洋舰编队梯次配置,形成多重火力拦截带。
与此同时,化整为零的小队从更刁钻的角度现身:有些从战舰残骸带中突然杀出,鱼雷直指敌舰推进器,有些利用星云电离区的电磁掩护,发动电子战突袭,甚至有几支精锐小队早已贴附在敌舰腹部,此刻才启动引擎脱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