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是泥路,总比没路强吧?
忍一忍、走泥路怎么了?
能省则省嘛。
有这样想法的人显然不少。
他话音刚落,不少人纷纷点头:
“叶先生,不是不支持你,实在是没办法。”
“是啊,现在这路已经不错了。”
“有路就很好了,我们村最早连路都没有,就一条小径,现在这样已经很知足了。”
……
听来听去,理由各异,
但叶凡听出一个共同点:
不想出钱。
“各位!”
叶凡抬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等议论声平息后,
他直接指着几个人的裤脚说:
“我相信你们说的,你们确实不宽裕。”
“这一点,从大家的裤腿上就看得出来。”
“我也能感受到,今天大家能来,是给了我叶凡多大的面子。”
“街坊们的困难,我叶凡心里清楚!”
“可为什么我还要鼓励大家修路?”
“你们想过这一点吗?”
叶凡注视着众人,字字清晰地说道:
“我希望大家能信我!”
“修路给咱们带来的好处,绝对比坏处多得多!”
叶凡接着说道:“这么讲吧,大伙儿每天出海打渔,谁家的渔船都停在码头上吗?”
人群静了下来,没人吭声。
怎么可能呢?西贡六七成的居民都靠渔业吃饭,但能把渔船停进码头的,一半都不到。
大多数人不过是划着小船,装个马达,就出海捕鱼了。可捕回来的鱼货呢?路都没有。
哪怕用三轮车摇摇晃晃地往外运,人都快被颠散了,鱼还能好到哪去?
叶凡一下子戳到了大家最痛的地方。
“乡亲们,鱼货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新鲜啊!活蹦乱跳的鱼和半死不活的鱼,收购价根本是一个天一个地!”
这话一出,大家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虽然他们省了码头的停靠费、管理费,可运出来的鱼获新鲜度差太远了。很多时候价格直接砍半,要是天气不好,连三四成都卖不到。
叶凡继续道:“只要路修好了,我不敢说价格完全一样,但卖到七八成,甚至 ** 成,也不是不可能!”
他先是体谅大家的难处,再点出最痛的问题,接着给出希望——说白了,就是画大饼。
但和那些只说不做的老板不同,叶凡这个“饼”,是真能实现的。
鱼一新鲜,价格自然就上来了,做不了假。
最后,他还得再添一把火,让乡亲们明白:不是只有他们在付出,他也跟他们站在一起。
叶凡说道:“各位乡亲,我不催你们。”
“总之,有钱的请出钱,实在没钱的,就出一份力!”
“另外……”
“前些日子,我叔叔已经向上级申请了资金。”
“官府的拨款加上村子里的筹款,如果还不够,我叶凡来补!”
一听这话,旁边的大傻急忙站起来:“叶凡,你别乱说话啊!”
要把西贡的路修好,那得花多少钱?
就算把叶家现在的家底全掏出来,恐怕也远远不够!
叶凡给大傻使了个眼色,让他别插嘴。
周围的街坊纷纷开口:“叶先生,哪能让您掏钱呢?”
“是啊,您已经为我们做了太多。”
叶凡摇头,语气坚决:“大家不必多说,我心意已定。”
“咱们实际一点——就算铺不起柏油路,碎石路总可以吧?总比土路强得多!”
这话一出,等于是把态度摆明了。
村里筹钱,官府补助,如果还不够,他叶凡自己掏。
能做到这一步的,普通人里可没几个。
大傻在叶凡的眼神示意下,不再开口,但还是悄悄用脚碰了碰叶凡,想提醒他别把话说太满。
可叶凡心里清楚,自己根本不会亏。
“各位街坊,”叶凡提高声音,“我不强迫大家,今天的话先带到。愿意的,回头说一声;现在手头紧的,将来再参与也行。”
“好了,大家先吃饭吧。”
说完,叶凡让李李通知上菜。
饭桌上,几位老爷子带头表了态,说回去就动员全村凑钱修路。
其他人零零散散地响应,算下来,不到一成。
一顿饭结束,众人也就散了。
待人都走了后,大傻终于憋不住了。
他苦口婆心地说:“叶凡,事情不能这么办啊!”
“你知不知道,今天这话一放出去,就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这个坑,你就是把我卖了都填不满!”
就算西贡官府的补助金能申请下来,大傻心里还是没底。
西贡的街坊穷,官府也不宽裕。
“呵呵……”
看着大傻急得直挠头,叶凡却一脸云淡风轻地笑了。
“你还笑得出来?”大傻满脸纳闷。
叶凡没有多解释,转头问李李:“刚才一共有多少村子表态愿意做第一批?”
李李回答:“十八个村子。”
叶凡点点头:“这十八个村子,能落实下来一半就不错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