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派去打探消息的老衙役在天黑前带回了沈括需要的情报。
“沈推官,打听清楚了。司天监那边,三日后有一场‘祭星典仪’,是为祈佑秋历修订顺利。届时监内主要官员,包括几位正副判,都需在观星台值守至子时。尤其是那位周副判,据说是典仪的关键人物,必定在场。”
祭星典仪?沈括眼神微亮。这确实是潜入观星阁的绝佳时机。大部分人手都会被吸引到露天的观星台,阁内值守必然空虚。
“另外,”老衙役压低声音,“小人还打听到,周副判在观星阁内,除了公用的值房,在藏书楼旁还有一间独自使用的静室,据说他常在那里演算天象,等闲人不让靠近。”
静室!沈括心中一动。那里很可能就是周清河在观星阁内的秘密据点。
“辛苦了。”沈括取出些铜钱递给老衙役,“此事切勿声张。”
“小人明白。”
三日后,夜幕如期降临。
沈括早早准备停当。他换上一身与皇城司低阶吏员服饰颜色相近的深青色衣服,将淬毒短刃贴身藏好,又带上了几样自制的小工具,包括一截内藏细钩索的腰带。
祭星典仪已经开始,远处皇城方向隐约传来庄严的乐声,夜空中也能看到观星台方向亮起的特殊灯火。沈括借着夜色掩护,绕到观星阁后侧一处相对僻静的围墙下。这里靠近一条排水暗渠,墙头也比其他地方稍矮一些。
他深吸一口气,体内《基础锻体术》修炼出的那丝微弱气感流转,助跑,蹬踏墙面,双手猛地扒住墙头,腰腹发力,整个动作比之前翻越青霞观围墙时流畅了不少。他伏在墙头,仔细观察片刻,确认院内无人,才轻轻跃下。
观星阁内果然一片寂静,只有几处回廊挂着照明的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他根据老衙役描述的方位,避开偶尔巡逻的守卫,如同影子般穿过庭院,向着藏书楼的方向摸去。
藏书楼是一座三层木石结构的小楼,飞檐斗拱,在夜色中显得静谧而肃穆。楼旁果然有一排低矮的厢房,其中一间的窗户被厚厚的毡毯从内侧堵死,门上也挂着一把看起来颇为沉重的铜锁。
就是这里了!
沈括没有急于开锁,而是先凑到窗缝边,试图窥视内部,但毡毯遮挡得严严实实,什么也看不到。他又俯身检查门缝和锁孔,没有发现什么机关陷阱的痕迹。
他取出两根细长的、经过特殊处理的钢针,这是他从现代撬锁知识里回忆并仿制出来的工具。屏息凝神,他将钢针探入锁孔,指尖感受着内部机括的细微触感。时间一点点过去,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这铜锁结构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考虑是否用暴力破坏时,“咔哒”一声轻响,锁芯终于被拨动!
沈括心中一喜,轻轻取下铜锁,推开一条门缝,闪身而入,随即从内部将门掩上。
静室内没有点灯,一片漆黑,只有窗外微弱的天光透过毡毯的缝隙,勉强勾勒出室内物体的轮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年纸张、墨锭、以及一种淡淡的、类似于金属和硝石混合的奇特味道,与青霞观丹室内的气味有几分相似,但又多了几分星辰图卷的浩渺气息。
他不敢点燃火折子,只能凭借逐渐适应黑暗的视觉和系统的辅助进行探查。
【侦测到微弱阴煞能量残留,与青霞观丹室同源。侦测到星辰之力波动。侦测到……微虫活性信号(极度微弱,处于休眠或封存状态)。】
微虫!这里也有?!
沈括心中一凛,动作更加谨慎。静室不大,靠墙是一排书架,上面堆满了各种天文历算的典籍和卷宗。中间是一张宽大的书案,上面散落着一些演算的草纸、绘图工具。墙角则放着几个上了锁的木箱。
他首先走到书案前,借着微光翻看上面的草纸。上面绘制着复杂的星象运行轨迹,标注着各种晦涩的术语和算式,沈括看不太懂。但有几张草纸的角落,反复出现一些奇怪的符号,与他之前在青霞观丹室地面看到的那个诡异图案的局部,极为相似!
其中一张草纸上,还潦草地写着一行小字:“……借太阴星力,引煞入体,化虫为媒,夺灵补缺……”
夺灵补缺?沈括眉头紧锁。这听起来,像是一种……邪门的续命或者修炼法门?难道周清河搞出这么多事情,培育嗜血微虫,是为了用它们来夺取他人的“灵性”,弥补自身的“缺憾”?
他继续翻找,在书案抽屉的暗格里,发现了一本薄薄的、用某种皮质封装的册子。翻开一看,里面记录的并非天文,而是一种如何利用特定星辰方位、阴煞之气培育和控制“噬灵蛊”的邪法!其中详细记载了血饵的配方,以及如何通过眉心朱砂印作为引导,让微虫精准吞噬目标生命精气和“灵性”的方法。
册子的最后几页,则是一份名单!上面罗列了七八个名字,旁边标注着生辰八字和简单的身份信息。沈括目光一扫,心脏猛地一缩——之前死去的那名更夫和家仆的名字,赫然在列!而名单上还有几个名字尚未被划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