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三日期限已到。
清晨的阳光透过青竹小筑的窗棂洒落,带着一丝山间特有的清冽气息。
陈衡早已结束打坐,经过一夜的休整和最后一番温养。
他不仅法力尽复,新炼制的水火宝葫芦也通体流光温润,器纹稳定,彻底稳固在一阶中品法器的层次,随时可以派上用场。
福伯早已将一切整理妥当,静候在院落当中。
陈衡最后扫视了一眼这居住了数年的青竹小筑,眼神平静。
山上修行的清净时光虽好,但山下广阔的天地与坊市的历练,亦是修道生涯不可或缺的环节。
他将装有重要灵材、丹药、符箓以及如意水火棍的储物袋稳稳系在腰间,腰间还斜挎着刚刚炼制好的水火宝葫芦。
“福伯,走吧。”
“是,少爷。”
主仆二人走出青竹小筑,朝着约定好的山门处行去。
山门渡口处,一位身着深色玉泉水纹袍、面容清矍、气息沉稳如渊的长者已然等候多时。
他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目光如电,正是此行将带陈衡前往南麓坊的五长老——陈行江。
陈行江修为精深,在陈家以炼器术与沉稳可靠着称,常年负责与坊市相关的家族事务往来。
见到陈衡前来,陈行江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微微颔首:“来了,准备妥当了?”
“回禀行江长老,一切准备就绪。”陈衡恭敬行礼。
“嗯。”陈行江不再多言,只是道:“此行需御剑飞行,途中若有不适,及时告知。”
说罢,他袍袖微拂,一道青蒙蒙的剑光自其袖中飞出,迎风便长,化作一柄足以容纳数人的宽阔门板般的巨剑悬于离地尺许之处。
剑身流光溢彩,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锋锐气息,显然是一件品阶远超陈衡所用的飞行法器。
两人甫一站定,便感觉一股温和但浑厚的法力将他们包裹,隔绝了急速飞行带来的强烈风压。
“站稳了!”
陈行江低喝一声,手掐剑诀,宽大飞剑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骤然加速冲天而起,瞬间冲破了山间的云雾。
陈衡第一次体验这般高速的御剑飞行,只觉脚下群山飞速后退,蜿蜒的漓江宛如一条玉带在远处的大地上流淌。
罡风凛冽,若非有陈行江的法力护持,几乎站立不稳。
他连忙调动自身法力稳定身形,凝神感受着这截然不同的赶路方式,心潮也难免有些激荡。
福伯站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脸色微白,但手抓得很稳。
陈行江全程驾驭飞剑,神情专注,并未多言。
但偶尔瞥见陈衡初时的不适迅速转为平稳,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飞剑穿云破雾,速度极快。
途中也曾遇到过几拨同样在赶路的修士流光或小型飞行法器,有的气息强大,有的行色匆匆。
每当这时,陈行江便会略微调整方向或速度,显出一种谨慎和老练。
陈衡默默观察,将这些细节记在心里,明白山下世界远不如山中平静,需时刻保持警惕。
一路无惊无险。
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飞剑的速度开始放缓。
下方不再是连绵的山野,而是逐渐显露出一片人烟聚集、灵气相对活跃的区域。
只见漓江之畔,一片规模不小的建筑群坐落于此,鳞次栉比,隐隐有光华流转的阵纹笼罩其上。
高大的牌楼矗立前方,上书三个古朴苍劲的大字——南麓坊。
坊市入口处人影绰绰,有步行入内的凡人商队,也有驾驭着各种稀奇法器的修士进进出出。
远远便能感受到一股喧嚣、驳杂又充满活力的气息扑面而来,与玉泉山上的清修氛围迥然不同。
陈行江并未在坊市入口停留,而是驾驭飞剑直接飞向了坊市靠近漓江一侧的一片核心区域。
那里建筑较为整齐,几座挂着不同家族徽记的高大商铺格外显眼。
飞剑最终在一座气势颇为恢宏、牌匾上书写着“玉泉器阁”四个大字的商铺后方院落的空地上稳稳降落。
“到了。”陈行江收回飞剑法宝,那宽大巨剑瞬息间便化作青光没入他袖中。
院中早有人闻声快步迎出,为首的是一位穿着掌柜服饰、面容和善、眼神精明的中年修士,其身后跟着几位伙计模样的人。
“行江长老一路辛苦!”
掌柜的满面笑容,拱手致意,随即目光转向旁边的陈衡与福伯,“这位想必就是家族新派来的明衡族侄吧?欢迎欢迎!”
陈衡不敢怠慢,忙拱手还礼:“晚辈陈明衡,见过掌柜。”
福伯也在一旁躬身行礼。
“无需多礼,以后都是一家人了。”掌柜的热情招呼,并侧身引路,“一路劳顿,请长老和族侄先进内歇息片刻。住处都已安排妥当,就在后院东厢。”
“族侄往后就在我这玉泉器阁掌眼帮忙了。”
陈衡随着陈行江和掌柜的步入玉泉器阁。
商铺内部宽阔明亮,一排排精致的木质柜台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法器、材料等修真物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