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作为大唐的国都,但凡是有一丝丝理想和抱负的人,谁不想来长安看看。
尤其是像王玄策这样的自持才学的人,他离开书院就是因为感觉到书院中并没有适合自己学习的东西。
虽然书院中的先生都是大儒,山长更是颜家嫡系,但那些都不是他想要学习的。
所以他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书院,想要在路上想明白,看懂自己适合哪条路。
于是繁华的长安,成为了他的第一站!
坐在牛车上,王玄策仰着头看向城墙,这里的城墙仿佛比洛阳更加的高大,更加的巍峨,更加的让人敬畏。
赶车的赵老头看到王玄策发呆的样子,笑着说道
“后生,第一次看到长安的城墙是不是很震撼?”
王玄策被赵老头一打搅,也回了神,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确实,第一次见这么巍峨的城墙,不愧是国都!”
听到王玄策丝毫不掩饰的激动和向往,赵老头微微一愣,在他的印象中,凡是看到长安的读书人,为了显示自己的不凡。
一定会表现的毫不在意,或者司空见惯的态度,但是眼前的王玄策却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自己对于长安的感叹。
这让赵老头对其的好感直线上升,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真诚了,笑着说道
“你这后生看着就是个有出息的,这次来长安是投奔还是访友?”
王玄策摇摇头,笑着说道
“都不是,我是来游学,增长见识的!”
听到王玄策这么说,赵老头也是竖起了大拇指,一脸敬佩的说道
“我就说你这后生有出息,长安太学和国子学的那群人在你这个年纪还在里面读书呢!”
这倒不是赵老头瞎说,而是因为像太学和国子学这样的地方,都是给有品阶的官员的后代设立的!
一般人还真进不去,像这样的官宦后代,基本上走的都是举荐的路子,所以他们只需要老老实实读书就好!
像王玄策这样游学的少之又少!
说话间,众人已经来到了城门口,门口有一队士兵正在检查普通百姓的“过所”。
所谓的过所就是针对普通百姓和商人,最常用的旅行通行证,相当于后世的“介绍信”和“通关文牒”!
当王玄策将自己的过所交给守城的军士后,他还在幻想着自己一会儿进入城中要做什么的时候。
守城的军士看到王玄策“过所”上所写的名字,年龄、籍贯、出行目的等信息的时候,顿时眼前一亮!
一脸兴奋的说道
“郎君,你叫王玄策?”
突然被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嘴,王玄策还有些发懵,不过出门在外,他也是低调行事,更何况这里是长安!
所以王玄策笑着拱了拱手说道
“正是!”
听到王玄策承认,守城军士再次问道
“是从洛阳游学过来的?”
王玄策没想到军士居然知道自己是从洛阳过来的,虽然疑惑,但还是迟疑了一下说道
“是!”
听到王玄策的回答,守城的军士立刻就知道眼前之人就是上面让自己等人注意的!
一想到上报就能得到一贯钱,这名军士便笑呵呵的说道
“郎君,还请你稍等一下,一会儿有人来带你进城,还请不要乱跑!”
说完便跟自己身旁的军士打了个招呼,向城内跑去,见此王玄策人都傻了!
他不记得自己在长安有仇人啊,不过这也不对啊,要是仇人的话,就不会对自己这么客气了!
一旁的赵老头见此也懵了,他在大唐境内跑了不少地方,也算是见多识广了,这种事情他还是第一次见!
于是他收起自己的“过所”便来到王玄策身边,笑着说道
“看刚刚那位军爷的神情,不像是坏事,你小子是不是在长安有大人物亲戚啊!”
王玄策自己都还是懵的,所以听到赵老头的话王玄策也是哭笑不得的摆摆手说道
“这怎么可能,也许是之前书院的某位先生打了招呼吧!”
听了王玄策这话,赵老头也是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就在两人说话间,一位校尉匆匆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刚刚那位军士。
见到王玄策之后校尉笑呵呵的拱了拱手说道
“郎君便是王玄策吧!”
王玄策连忙拱手回礼
“学生便是王玄策。”
看到王玄策虽然惊讶,但依旧不卑不亢,进退有度,校尉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某家是东宫右卫率中的一名校尉,太子殿下让某家在城门口等着郎君!”
听到对方自报家门,不仅是王玄策懵了, 就连赵老头都傻了,刚刚他听到了什么?
太子?王玄策居然是太子要的人,难道这人得罪太子了?但是看着这客气劲儿好像有不像啊!
王玄策虽然懵,但好在基本的反应还是有的,于是连忙恭敬的躬身说道
“不知太子殿下找小人有何事?”
校尉笑着摇摇头说道
“不知,不过不是坏事,还请郎君跟我们走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