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斜照在东京都心的高楼之间,何雨柱站在防卫厅技术研究所对面的街心公园里。
手中拿着一本英文版《量子力学原理》,深蓝色的精装封面上烫金的作者名“P.A.M. Dirac”清晰可见。
他今天换了一身浅色西装,看起来像是个在休息时间出来透气的学者。
可惜,没人看他,他一直隐身,最近做的太多,必须要隐身才行。
下午两点整,研究所内的午休即将结束。
何雨柱的感知无声地展开,穿透研究所厚重的水泥墙体,深入地下五层的核心实验室。
这里存放着日本最新的军工技术资料:
V-2火箭发动机改进图纸、零式战斗机后续机型的设计方案,还有刚刚从德国引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技术资料。
两点零五分,变化开始了。
实验室内的技术图纸和资料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从最外层的文件柜开始,如同被无形的潮水冲刷。
紧接着是隔壁样品库内的发动机原型机和精密零件。
整个过程不超过二十秒,这座承载着日本军工复兴希望的实验室就被彻底清空。
就在收取完成的瞬间,研究所的警报系统突然发出尖锐的鸣响。
何雨柱不慌不忙地合上书本,沿着公园小径缓步离开。
几个研究人员从研究所大门冲出来,脸上写满了惊慌与难以置信。
他转入一条通往国立医疗中心的小路。
这条路两侧种满了银杏树,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下午两点三十分,他解除隐身,准时出现在医疗中心对面的咖啡馆。
“一杯冰咖啡,谢谢。“
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他的感知已经锁定了医疗中心地下二层的核心实验室。
这里存放着日本最先进的医疗研究成果:
新型抗生素的完整研发资料、刚刚突破的器官移植技术方案,以及一批珍贵的病毒样本和基因资料。
两点四十分,咖啡馆的挂钟发出清脆的报时声。
变化再次发生。
实验室内的研究资料和样本在瞬间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与此同时,医疗中心顶层的药品研发部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所有关于新型抗生素与维生素合成的研究数据都在同一时刻不见了踪影。
何雨柱慢慢品尝着冰咖啡,目光扫过街道。
医疗中心门口开始出现骚动,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正神色慌张地通着电话。
咖啡馆里的其他客人也被外面的动静吸引,纷纷探头张望。
“出什么事了?“旁边的客人好奇地问道。
“可能是医疗演习。“何雨柱平静地回答。
喝完咖啡,他结账离开。
在前往下一个目标的路上,他拐进了一家大型书店。
书店里人不多,他在科技区挑选了几本最新出版的医学和工程学着作。
“您对科技类书籍很感兴趣?“收银员一边扫码一边问道。
“工作需要。“何雨柱简单回答。
提着新买的书籍,他走出书店。
街道上的气氛已经明显紧张起来,警车的数量明显增多。
下午三点三十分,他来到东京大学附近。
在一家传统和果子店,他点了一份抹茶和羊羹。
招式好用就行,别管老套不老套,达到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位置距离东京大学工学部实验室只有六十米。在他的感知中,实验室内的半导体研究资料、新型材料样品一览无余。
三点四十五分,变化再次发生。
实验室内的研究资料和样品在瞬间消失。
与此同时,隔壁的建筑学实验室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所有关于抗震建筑的最新研究成果都不见了踪影。
何雨柱吃完最后一口羊羹,付钱离开。
走出和果子店时,他注意到校园里开始出现骚动。
几个教授模样的人正急匆匆地跑向实验室方向,脸上写满了震惊。
下午四点,他来到秋叶原。
这里是他今天的最后一个目标。
在一家电器店的展示厅里,他假装试用最新款的收音机,实际上感知已经锁定了街对面的索尼研究所。
四点十五分,变化开始了。
研究所内的晶体管技术资料、录音机原型机,以及相关的研究数据在瞬间消失。
与此同时,隔壁的日立实验室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所有关于计算机技术的研究成果都不见了踪影。
何雨柱放下收音机,在店员遗憾的目光中离开店铺。
秋叶原的街道依然热闹,行人来来往往。
下午五点,他回到酒店。
在房间里,他将今天收取的技术资料在空间内进行分类整理。
军工技术、医疗成果、电子科技,这些都将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
站在窗前,他望着东京的夜景。这座城市的科技命脉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收割。
晚上七点,他来到银座的一家高级餐厅。
在靠窗的位置,他点了一份神户牛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