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有个叫纸鸢屯的小地方,这里一马平川,特别适合放风筝。打老辈子起,屯里人就和纸鸢较上劲了,家家户户都有做纸鸢的手艺,做出来的纸鸢那叫一个漂亮,飞得又高又稳。
屯里做纸鸢手艺最牛的,是孙老爷子。这老爷子,头发白得像雪,脸上皱纹一道道,可精神头足着呢。他做纸鸢,从选纸、扎骨架到绘图案,每一步都不含糊。经他手的纸鸢,造型独特,色彩斑斓,放起来就跟活的似的。
孙老爷子有三个徒弟,大徒弟叫铁蛋,二徒弟叫巧儿,小徒弟叫灵子。铁蛋身强力壮,砍竹子、削竹条这些粗活他全包。他选的竹子,又直又有韧性,削出的竹条粗细均匀,为纸鸢打好了骨架基础。巧儿心灵手巧,负责给纸鸢糊纸、绘图。她糊的纸平整光滑,绘的图栩栩如生,什么龙凤呈祥、百鸟朝凤,好看得不得了。灵子脑瓜灵活,嘴巴甜,负责把纸鸢卖出去。
以前,纸鸢屯可风光了。一到春天,那可是纸鸢的天下。周边村子的人都来买纸鸢,大人小孩都盼着在田野里放飞纸鸢。孙老爷子带着徒弟们,忙得不亦乐乎,靠着做纸鸢,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可这几年,纸鸢屯遇上大麻烦了。现在的孩子,娱乐方式那叫一个多,手机游戏、平板电脑,还有各种电动玩具,把他们的魂儿都勾走了。纸鸢虽说好玩,可做起来费时间,价格也高些,买的人越来越少。屯里的纸鸢堆得到处都是,卖不出去,大家心里都发愁。
孙老爷子看着这一堆堆纸鸢,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想,这做纸鸢的手艺传了好几代,咋能在咱这儿断了根儿呢?铁蛋还是天天去砍竹子、削竹条,可看着那堆竹条,心里直犯嘀咕,不知道还能不能做成受欢迎的纸鸢。巧儿给纸鸢糊纸、绘图更用心了,图案也更新颖了,可还是没人买,心里别提多失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灵子跑了好多地方找销路,磨破了嘴皮子,腿都快跑断了,还是没啥收获,急得抓耳挠腮。
就在大家觉得没指望的时候,转机来了。村里有个叫阿强的年轻人,在外面大城市打工,见多了世面。他回村跟孙老爷子说:“师傅,咱得变变招儿,不能老守着老一套。”孙老爷子赶忙问:“咋变?你快说说。”阿强就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他们决定从两方面下手,一是创新纸鸢,二是找新销路。创新纸鸢这块,灵子发现现在人喜欢新奇、刺激的东西,就跟巧儿说:“姐,咱把纸鸢做成能发光、带音效的,再结合一些流行元素,肯定受欢迎。”巧儿一听,觉得有道理,立马动手。她在纸鸢上装上小灯珠和音效装置,晚上放起来一闪一闪,还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图案上,她画了当下热门的动漫角色、游戏形象。铁蛋也没闲着,他尝试用不同材质的纸和竹条搭配,让纸鸢更轻便、飞得更高。
找新销路呢,阿强利用网络,在各大平台开网店,拍纸鸢的照片和视频。灵子在视频里又说又笑,把纸鸢的好处一顿夸,什么传统手艺、独特体验、创意满满,说得头头是道。这一招还真灵,不少人看到视频,对纸鸢产生了兴趣,纷纷下单。他们还联系了城里的一些公园、游乐场,在那儿举办纸鸢节,推广纸鸢。
可这过程中也出了不少问题。新做的纸鸢,有人说不像传统纸鸢,失去了原来的韵味。网上卖纸鸢,运输的时候纸鸢容易损坏,灯珠和音效装置也可能出故障。举办纸鸢节,又担心天气不好影响活动。
孙老爷子把大家叫到一块儿,说:“孩子们,别慌,咱想办法。”巧儿就琢磨着咋在创新和传统之间找到平衡,让纸鸢既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又保留传统的特色。灵子和快递公司商量,定制了专门的包装,用泡沫和硬纸板把纸鸢包好,防止损坏,还附上简单的维修说明。对于纸鸢节,他们提前关注天气预报,选好合适的日期。
慢慢地,纸鸢屯的纸鸢又有了销路。订单越来越多,铁蛋砍竹子、削竹条更起劲儿了,巧儿糊纸、绘图忙得不亦乐乎,灵子笑得嘴都合不拢。纸鸢屯在这一番逆风飞翔中,找到了新的生机,做纸鸢的手艺也在创新中继续传承下去。
喜欢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