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的倾盆大雨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刘公公戴上斗笠出门,找人去柴房里收拾干柴,生火煮了热汤端进来。又让几个随从把其余的木柴收拾了一下,准备给半夜烧热炕。
小屋四角都放了灯盏,照的通明一片。
十方坐着摆好碗碟的桌凳前,喝了口热麦粥,长长的舒了口气。又夹了口翠绿的腌菜放进碗里搅了搅 ,扒进一口热粥,果然好滋味。刚咽进肚,就听到屋外一阵骚动,曹公公的尖叫声传了进来。
他心里一惊,放下碗跑到门口。看到几个士兵正举着火把,柴房里影影绰绰的乱成一团,有人在高声的叫骂,还混杂着小孩子稚嫩的哭声。
“喂,里面怎么回事呀?”他大声询问。
“小大人,这柴堆里面藏着两个小娃娃。”一个举火把的士兵喊道。
只是小孩子?他奇怪的眨了眨眼。“干嘛叫那么大声啊,还以为碰到山匪了。”
另一个兵士的笑容有些古怪。“刚才这小东西拿刀刺杀曹公公,公公差点就被砍到了……”
“啊,这么凶?”
抬头看了看黑漆漆的天空,飘零的雨点被大风吹散。他点着脚尖,踩在院里刚铺好的青石上,一直跑到进了柴房。
柴房里一片混乱。曹公公身上脏兮兮的蹭着许多锅底黑,气哼哼的瞪着蜷缩在墙角的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蹲着地上,都是蓬头垢面,满脸的污黑。挡在前面的孩子年纪大些,看上去有十二、三岁;后面一个瘦小枯干的低着头,看起来比十方的年纪似乎要小些。
刘公公手里拿着一把锈迹斑斑的柴刀,看到十方走进来,忙弯下腰笑道:“您怎么来这里了?这周围太乱,还是先回屋吧。”
十方透过人墙,好奇的盯着对面的小少年。看对方也惊疑的瞅着自己,便小声笑道:“带他们去清洗一下,再带到屋里,我要问话。”
“哼,算你们运气!”曹公公气呼呼的回到车厢里换衣服。
在屋里等了一会儿,曹公公先进了屋。见他笑嘻嘻的样子,就干咳一声道:“咳咳,刚才那是意外,想不到一个娃娃这么凶。”
“嘿嘿,当然是意外。曹叔的功夫我可是见过的,寻常三五人不能近身,宫里的御林军单打独斗,也不是你对手呢。”
“那可不,咱老曹也是有两下的……”
“就是这次大意,失了荆州。”刘公公推门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士兵推进来两个换好衣服的孩子。
十方坐在床头,打量着对面两个孩子:那小少年眉眼硬朗,紧攥着拳头,穿了身略显宽大的旧衣。身后瘦小的穿了他一套衣服,倒也合适。看着皮肤白皙,头发枯黄,就是太胆小,从进屋开始就低着头不敢看人。
刘公公走到他身旁,轻声道:“那瘦小的,是个女孩。”
“哦,女孩子?”曹公公愣了一下,有些恍然道,“难怪,那小子当时那么凶,像要咬我口肉一样。这倒是,还不错……”
刘公公指着那少年笑道:“我要不是表明了身份,这小子都不许我去送干净衣服。”
十方又仔细看了一眼,发现小女孩在不停发抖。心里一动,便招了招手道:“你们都进来坐吧。这里有热粥。给他们盛碗粥暖暖身子。”
曹公公盛了满满两碗热粥放在桌上。食物的香气在小屋里渐渐飘散。
少年用力吸了吸鼻子,便大口吞咽着口水,眼里闪着饥饿的光芒。看到十方白净的笑脸,他一咬牙,拿着小妹走到桌前,抱起热粥喝了起来。
女孩看到哥哥在大口喝粥,眼里顿时也闪着光亮,像只饿了几天的幼兽,趴在桌上拼命的喝了起来。
少年不顾烫嘴,几大口就喝了个干净,眼中饥饿的光芒却越发强烈。
“再给他们盛一碗。”
十方微笑的望着少年。“不过这次要慢点喝。如果你再喝那么急,就没有第三碗了。”
“还有第三碗?”小女孩兴奋的抬起头,瞧着与她年纪差不多却一身贵气的古怪男孩,一双大眼弯成了一对月牙儿。
十方的神情有些恍惚,对那小女孩呲牙一笑道:“碟子里还有腌菜,脆香。就着热粥更好吃。”
“嗯!”女孩用力的应了一声,却赶紧低下头,眼泪滴答滴答的淌在木桌上。她抱起第二碗热粥,用筷子夹了绿油油的腌菜,就着粥吃了起来。
这一顿饭,女孩喝了三碗,少年喝了五碗,才勉强吃饱。少年挽起袖子抹了把嘴,站起身向着曹公公鞠了一躬道:“刚才真是对不住。我还以为你们要抓我们吃掉,才用柴刀砍人的。”
曹公公冷哼道:“哼,我那只是一时大意。我这么高的功夫,能让你个小崽子砍到?真是笑话。”
十方忍住笑,问那少年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们村子的人呢,怎么只有你们两个?”
听他这么问,女孩又低着头啜泣起来。少年扭头看了一眼,生气道:“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哭能让爹娘回来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