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正规的星际舰船,这些东西确实只是“小玩意儿”,
苏雷在详细了解了这些“小东西”
“这些东西感觉都太被动了,虽然不能没有,但是也不适合制造太多。特别是在目前还没有发现敌对势力的情况下,更不用建造太多。我们的生产力也并不是无限的……”
“您说得对……”
苏雷也只是提个意见,随后问道:“现在我们的侦查舰建造进度如何?”
“最初三艘主体和舾装都已经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预计下周可以进行星系内试航……”
………………………………
三个月后,太阳系边缘带。
边缘带的全名是“引力边缘带”,也叫离散带,在苏雷前世的地球上,是被称为“柯伊伯带”。当然,名字不重要,这个地区是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它类似于小行星带,但范围大得多,它比小行星带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
这里面有着包含冥王星在内大量天体,从尘埃、陨冰、陨石到矮行星。阋神星这颗比冥王星还大的矮行星就在其中。
在去年之前,这里是人类的禁区,不要说没人到过这里,就连人造物体也没有到过这里。
但是这一切在去年六月出现了变化,第一个人造物体——一颗无人探测器到达了这里。随后到访的人造物体越来越多。
此刻,一艘深灰色,哑光表面的梭型战舰正从太阳方向快速驶来。
它的速度非常快,快到超过很多人的想象,每秒3600公里。因为速度太快,它看起来像是某种幻影,整个船体呈现半透明,从这一头能看到那一头。就好像是一艘游弋的幽灵船。
宇宙中是没什么参照物的,准确说是参照物太过遥远,太过稀少,所以相对于常人的感觉是没什么参考价值。
这艘飞船也是一样,哪怕它已经到了百分之一光速,但如果从船体内向外看,远方的星辰看起来依然是一动不动的。
“别看了,亚光速航行就是这样,你起码要盯住几个小时才能感到参照物有变化。目前我们使用的曲率引擎只能达到这个速度……”
“不知道这次超光速航行是个什么情况……”
“我们这批都是用的采用了意识上传技术的机械义体,倒是不用出什么意外。我比较担心实验室的那些小白鼠,希望它们能承受住超光速旅行。”
“应该没有问题,之前已经用无人侦察机做过实验了。超空间里干净得很,什么射线之类乱七八糟的玩意儿都没有……”
在休闲大厅里,一群不当值的舰员在闲聊着。不过从外表看起来,就是一群机器人。
“可惜我们现在用的是机械义体,否则可以穿越超空间后,可以开瓶香槟庆祝下。”
“是啊,这样就少了点仪式感,毕竟是人类首次穿越超空间航道……”
“少点仪式感无所谓。我担心的是,要是我们遇到外星文明,会不会把我们当成硅基生物或者机械文明……”
没错,为了防止不必要的人员损失,这次侦察舰上的舰员全都是机械飞升的产物,清一色的机械义体。毕竟三大飞升里,这玩意儿的成本最低,损失了也没什么,最多就是丢失摧毁前的一小段记忆。
“舰长,我们已经进入边缘带,本舰情况一切正常!”
“引擎出力多少?”舰长问道。
“曲率引擎出力15%……”
“已经接近穿越带外围,确认航道净空……”
“航道净空确认,可以加速……”
“开始加速,时间三十秒,引擎出力平滑提升到80%……”舰长下令。
和这些不当值的舰员不同,舰桥里的舰员们就在忙着观测和分析各种数据。
舰长下令之后,就对话筒说道:“报告总部,天燕1号现在已经进入边缘带,距离超空间航道入口还有大约45分钟路程。目前情况一切正常……”量子通信系统向母星的指挥部发出了一条信号。
量子通信理论上是同步的,没有时间差,但压码和解码需要时间,两边加起来大约就是三十秒的样子。这个延迟对于星球内通信有点儿问题,但是对于星际通讯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三十秒后,位于母星的总部收到了这条消息,同时传回的还有天燕1号发回的各种探测数据和照片、视频。
其实天燕1号与总部同步连线的,就好像在直播,舰船内和周围的情况总部一直都在监控着,只是有个延迟。
这次指挥长向苏雷低声报告:“院长,曲率引擎的工作看起来很正常,现在已经提升到70%,依然很稳定……”
“确实,这比我想象的还成熟。我听说曲率引擎的发明也是一个意外……”苏雷微笑着说道。他这次是代表中枢来的,同时也是观察飞升项目的成果。
机械飞升虽然是目前最拉胯的一个,但是用于探索和侦查简直太合适了。价格低廉(相对而言),不怕损失,也不会导致人员的真正死亡,简直是探路开荒的绝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