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既望,皓月当空,星子隐在月光里,无声无息地黯淡下去。
这一日,天上的月格外圆满。我将下巴搁在胤晟的肩头,望着他身后的圆月。
胤晟,让你不忍的,除了安王,是否还有安王府里那个令你念念不忘的女人?
明月高悬,冷眼看人间,广厦做尘土,繁华一炬灭。
“阿晟。”
“嗯。”
“我们走吧。”
“好。”
已近黎明,街道清寂,街边搭的粥铺刚刚开张,蒸汽腾腾,散着米香。附近围了两三人,是昨日被明家大火累及的几户人家,胤晟已着人帮他们修缮房屋,完工之前便先安置在此处。
胤晟牵着我的手走在黎明的街道,道路悠长寂静,只余我二人的脚步声。
“成王妃?”
粥铺旁的人堆里突然传出一个声音。
我停下脚步,闻声望过去。一个清瘦的青年,手里拿着干硬的馒头,嘴边还有细碎的馒头渣,他匆忙咽下口中的馒头,跪倒在我面前。
其余几人听闻,识出我和胤晟的身份,纷纷行礼。
我蹙眉望着面前的青年,总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
胤晟挡在我身前,问:“你是何人?”
青年道:“草民就是几个月前进京请愿的人,受过王妃的恩惠,却被人利用差点在阳山害死了王妃,虽然换地赦免了草民,但草民一直过意不去,总想着当面道个歉,哪怕是让草民拿命赎罪都行,只是……”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妇女和孩童,“只是不要连累我这一家老小……”
胤晟牵着我的手的力道突然一重,回眸看向我,道:“王妃待如何处置?”
“先起来吧。”我道,“既然皇帝陛下都已宽恕了你们,我岂能再责罚?不知者无罪,你们也是被人利用,我既已无虞,你也不用自责。你身后这一家老小可还要指望你呢。”
这青年又道:“谢王妃饶命,草民愿为王妃赴汤蹈火。”
我笑道:“世上哪有那么多刀山火海要你下,你只要在此间好好活着,心存仁义,永葆善念,可能做到?”
“草民谨遵王妃教诲。”
“快起来吧。”我伸手去扶他,他慌忙站起,连连道:“这可使不得。”
我笑着指了指胤晟:“你更该谢谢他,案子是他审的。”
“谢成王殿下救常青百姓。”
胤晟故作威严,抬手虚扶,道:“诸位都起吧。夜寒露重,粥好了,去喝一碗暖暖身子吧。”
“是。”
米粥恰好出锅,香气四溢,飘过悠长静谧的长街,唤醒了疲倦的城市。
我笑了一路,胤晟回头来问我:“就这么高兴?”
我道:“你去过洛京城西吗?”
“你常去喝酒的地方?”
“也不止是那。阿娘以前说过,洛京城西是洛京城里最有人情味的地方,虽然环境比不得城东,可人与人之间的情意却最真挚纯朴,这里和那儿一样。”
“你喜欢这儿?”
我摇摇头,抬眼望着他,道:“但也不讨厌。”
我转身继续走,胤晟跟在我身后,“静姝,阳山那天……”
“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经昨日一战,常青非但没有就此颓废,反而有了焕然一新的生机。
数日之后,朝廷派来了新的郡守,不仅常青,整个平州官场皆遭换血。只是明献的下落迟迟不明。
又过了数日,即将启程回洛京。
已过子时,万籁俱寂,我背着行李,悄悄牵了匹马出城,踏碎残月清晖,不觉间竟回到了云水河畔。
云水绕云英,似轻烟如薄雾,笼着朦胧的月。
我牵着马,沿着河堤漫无目的地行走。前方,河水绵延,河畔沙堤处,有老者素衣灰袍,走过及膝的云英花海。
老者在我面前停下,原是酒铺的主人。
“夫人要走?”
我点点头。
“夫人要去何处?”
我心下茫然,摇头道:“不知。”
他盯着我看了许久,道:“夫人可愿让老朽把一把脉?”
我心中疑惑,还是将手腕伸过去。
许久,他问:“夫人如今已非独身,仍然要走?”
“你说什么?”我不解地望着他。
他去并未回答我的问题,道:“夫人是聪慧之人,自然明白老朽在说什么。夫人与公子都是孤独指认,当相扶相持携同而行,不要做后悔的事。”
我皱眉,问:“前辈究竟是谁?”
老者一笑,道:“夫人不必怀疑,老朽在此处,守了四十年的云水烟,酿了三十年的酒,看了二十年的坟,早已不问尘世。只是知公子到此,便行个方便罢了。此一别后,绝不会再见。”
我道:“你只知他的难处,又不知我的难处,凭什么来劝我?”
“老朽念夫人年轻,恐意气行事,故来相劝,至于以后如何,全在夫人一念之间。”
他说完便转身离去,此刻我才看清,在云水烟的尽头,有一座小小的坟茔,不知葬着何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