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那边看到了大宁城的方方面面,甚至有些思想自己完全想不到。也不能够评价是好是坏。
特别是妇女都可以参加劳作活的想法让他大为触动,自古以来,圣贤都是提倡女人主内,男人主外的,但是自己这个十七儿子居然有着如此的想法,直接破开了惯例,根本不按常理行事。
尽管现在并不是双方的身份地位并不平等,但是始终女孩子已经并不一定就只是位于家中。
如果这样的思想,一旦公开的话,天下不说大乱,最起码女孩子还是有着这样一颗想要平等的种子。
不过。宁王的封地都没有陷入动乱,显然思想还是可行的。
朱元璋开始深思起来,自己一路来的行事,自己最初的目标就是让所有农民都有饭吃,推翻暴政,希望实行仁政,但是自己对比自己这个孩子所做的做法好像更相当于暴君。
事实胜于雄辩,这里的确各方面都比京城还要好上许多,如果不是京城是京都的话,恐怕是不如这里呢。
朱元璋老脸复杂,自己的孩子终于长大了,各方面才能渐渐显现出来,有这样一个儿子,他也非常的感觉到自豪。
朱元璋敏锐的感觉到,附近的村民渐渐在减少。
以他老辣的经验自然不难猜出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来到这里的事情还自己发现了。
所以说,这才遣散了众人,估计是想和自己单独会面,自己儿子的心思,他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很有可能要造反,这是早晚的事情。
不得不说,这个孩子的魄力还是非常强的,至少比其他孩子都强,自己还在位他就敢直接有心思动手。
等自己去世之后,其他孩子恐怕都压不住啊,其他人必定会和这个孩子有所厮杀。
始终他还是不愿意见到自己的亲生骨肉之间骨肉相残的,所以他才有了这一趟大宁之行,一边看看房间内的情况,另一边劝解一下自己这个儿子。
一路上以来的景象让他直接对朱权改观了,没想到自己这个孩子真的有着处理政务的天赋。
可是第一子继承者也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一旦自己破坏的话,恐怕会导致后面亲兄弟相惨的事情经常性出现。
自己这个儿子不可能一直在位的,也就不能防止这样的事情发声。
朱元璋只能无奈叹息,为什么自己这个是十七儿子?为什么不是二儿子。
这样的话,一旦自己的标儿走了,他同样也可以继承了,现在只能恨天不公了。
朱元璋也就不再到处闲逛,率领着他的护卫,就在一个茶馆里面坐了下来。
茶馆里面的老板早就得到了通知,本来想早点关门的,但那大神就坐在里面,他也不能给我直接关上门。
过了一个小时之后,朱权终于缓缓的到来,整个街道被全部清理,现场除了那个店老板之外。其他人没有一个人在这里。
时隔两年了。父子俩终于再次的见面,两人双目对视,经久不语,周围的人似乎感觉到了气氛开始压抑起来。
锦衣卫神色开始凝重,一个个如临大敌。不过所有人都没有开口,静静的看着这对父子的对视。
朱元璋忽然间一笑,老迈的声音瞬间传了出来。
“始终还是我老了,比不得你们这些年轻人了。你我父子俩许久未见了,不如趁此机会两个人一起聊聊。”
朱元璋出乎了朱权的意料之外的,本来他以为朱元璋见面肯定会大大的将他呵斥一番,然后直接劝他不要造反,更是要将他的兵权给收回去,但是现在这番操作性很显然不是那么一回事,可能要谈判之后才知道了。
朱权看着四面八方蠢蠢欲动的士兵,他直接挥了挥手,所有士兵都领悟,纷纷散去,朱元璋这边同样也是如此。
李罗本来还想说什么,朱权则看了他一眼,重复说道:“你们全部退去吧,这里不会有什么事的。”
李罗最终看了一眼自己的老主子,又看了看自己的新主子,轻叹一声,和所有官员都退了出去。
整条大街上空空荡荡,只留下了父子两人。
朱元璋往前面的凳子看了一眼,“过来坐吧,我们父子俩好久都没有面对面一起坐着。”
朱权走了过来,缓缓坐下。
朱元璋一直都在打量着朱权,看着自己儿子长的英明神武了。而且狗也长大了,顿时不时有些感慨。
“真是时光无情啊!你都长大了!”
“父皇,没有不老的人,也没有不会长大的人,任何人每个人都在不停的变化,时光都在不停的流逝。”
朱权喝了一口朱元璋递过来的茶,接着才回应。
朱元璋则点了点头,“所以你就变得现在这样了吗?一心想要造反。就连我退位都等不及了吗?”
朱元璋说完这番话之后,眼神顿时犀利了起来,死死的盯着朱权的眼睛,朱权也没有回避,同样的看了回去。
“我觉得大明皇朝这样的机制本身就是存在着问题的,尽管父皇的确雄才大略。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无论是谁当政,官永远大于民,官是一个阶级,民是一个阶级。本身地位上的不平等,只会让百姓陷入剥削当中,现在父皇还在是还压得住,等到父皇去世之后那些贪官污吏难道就不会出来起风作浪了吗?难道父王就能够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和你一样?能够不听邪言,不听好话,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完全为天下百姓着想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