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市现在各大生态区,看似绿色植物多的跟原始森林似的,但那是文明科学城花大力气,从地球运输大量土壤和腐质有机物的结果。
由于广寒市第一城区面积不大,总面积不过五十多平方公里,尚能采用殖民飞船运输地球土的方式。
但未来随着广寒市大规模的扩建,还用这一方式显然是不可能的。
广寒市工程委员会必须因地制宜,直接改造月壤,使其能满足种植地球植物的条件。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
从植物的角度,想要能种植的植物能够存活,需要满足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养料这五大基本条件。
而现在的广寒市,实际上已经解决了四大基本条件了。
由天幕系统改造而成的人造大气,已经满足了空气、阳光、温度的要求,而水分则可以靠从地球运输的方式。
唯独养分,也就是土壤问题,才是在月球种植植物的最大阻碍。
之前广寒市工程委员会采用的解决方式和解决水分的方法一样,那就是从地球运输。
可以说。
在广寒市第一城区工程里,殖民飞船的运输资源,至少有60%都分配给了土壤和水分。
其中,土壤占据的运输资源比水分还要大,至少占了总运输资源的40%。
这么算下来,为了打造人工生态循环系统,代价实在太高昂了。
若是能解决月壤种植问题,起码能将建造成本缩小三分之二。
这里面的意义有多大,陆琳团队再清楚不过了!
只要能将这个问题攻克,意味着殖民飞船将不再用40%的运输资源来运输地球土壤,而是直接改造月壤种植植物。
这里面的意义,不仅是解放运输资源,更意味着人类将在改造月球环境上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这项研究一旦成功,意味着人类将具备初步改造行星的能力!
......
十个小时后。
时值深夜。
文明科学城海边别墅区。
陆宸被突然其来的消息惊醒。
卧室内。
灯光亮起,秦若澜坐起身,朦胧着眼,看着正在穿衣的陆宸。
“怎么了?”
“生命科学研究所有一项重要的研究成功了,是关于月壤改造的技术。”
听到这话,秦若澜顿时没有了睡意。
广寒市是文明科学城,不,准确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一个工程。
这项工程,几乎汇聚了人类所有国家的力量建造而成。
文明科学城虽然在这项工程中出力最大,但其他国家尤其是各个大国所出的资源也不小。
尤其是华国。
为了这项工程,华国几乎砍掉了所有的经济、科技发展目标,鼎力支持这项工程。
当然,这项工程收益最大的也是华国。
因为它就是陆宸为了华国人建造的,广寒市将来超过99%的居民都是华国人。
如果说f-1704撞击地球的命运不可更改,那华国有可能是人类文明仅存的火种了。
至于那些抛弃自己人民前往广寒市的其他国家精英高层们,即使成功定居广寒市,也将沦为广寒市的最底层,苟且活着。
并且,由于广寒市的生育制度,他们未来人种灭绝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唯一的福利就是,他们这群人能活到自然死亡。
秦若澜最为文明科学城的最高层之一,她太清楚改造月壤对广寒市工程来说意味着什么了。
毫不夸张的说。
这个技术一旦成功,广寒市预期三年多的时间容纳千万人口的小目标,起码翻个几番。
殖民飞船将彻底解放自身的运输能力,将来改造月球环境,也不必再依赖于地球上的土壤资源。
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几乎能和广寒市的人造大气技术相媲美,乃是改造生命行星的基本技术之一。
“你等会儿,我陪你一起去。”
“好!”
闻言,秦若澜掀开被子,展露出姣好的身材。
很快,两人穿好衣服,乘着夜色,坐专机赶到了文明科学院。
和陆宸一起赶到文明科学院的,还有陆洲这位广寒市工程的总负责人。
相较于陆宸,陆洲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的表情似乎更加激动。
因为比起陆宸,陆洲更清楚为了打造广寒市的生态循环系统,他们这些科研人员有多么艰难,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现在听闻陆琳解决了月壤种植问题,陆洲哪还忍得住。
陆洲一行人中,和他一起来的,还有沈离这位广寒市工程委员会副会长、副总工程师。
毕竟,除了这个身份外,沈离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代表华国政府。
月壤改造这种大事。
不可能,也不应该瞒着他。
因此,在得到陆宸的首肯后,文明科学院这座地下城市,迎来了第一位非文明科学城体系的“外人”。
一路上。
相较于月壤改造技术,沈离更加震惊于眼前这一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