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造成的轰动,不亚于当初北安军攻下京城……甚至还要更大一些!
因为失去京城,不代表大周灭亡。而云州被攻占,则象征着南周的彻底失败……
不仅如此,苏元还公开了大周皇室的灭亡,以及公开了甲一的真实身份。连当年庆宗皇帝的秘密计划也进行了公开。
如此一来,震惊的不只是百姓,连江湖各门派弟子都是瞠目堂舌。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当年那一场血战,居然都是庆宗皇帝的计划。所谓的“太子遇刺”,也不过是一出自导自演的戏码。
可想而知,此事一公开,江湖上下就都对大周皇朝一通臭骂!
有些江湖弟子甚至数十上百人的出动,在街上聚众大骂庆宗皇帝。
以前这种事肯定不会有,但现在……大周王朝都已经灭亡了,还有什么不敢骂的?
不过,江湖人骂的倒不仅仅是庆宗皇帝,甚至连太一道也骂上了。
不少门派都认为,太一道作为江湖魁首,当初既然识破了庆宗皇帝的阴谋,就应该广而告之才对。而不是去给庆宗皇帝一个台阶下。
这个说法一出,不少江湖人都支持。反对者也有,他们认为太一道这么做也是为了江湖着想,一旦公开真相,江湖和朝廷就会彻底不死不休,那时将是双输的结局。
两个观点的支持者都有许多,一场骂战也在江湖中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太一道身陷舆论漩涡,却未有人出来说什么。这倒是很符合他们一贯的山上清修,不理世事的行事风格。
真相公开后,荀或写的劝降书也送去了各州。
内容都公开张贴出来。
各州百姓们知道了,无疑都希望能够归顺北安军。
不归顺还能怎样?大周已经亡了,甚至连皇室子嗣都被世琴太子给“吸”干净了。想要扯虎皮找个大周后裔来举义旗,都找不到。
总不能突然找个人,让他说自己是第XX代周皇帝后人吧。
就算有人想,也没人敢。
正统皇室都被北安军打得找不着北,何况冒充的。
老百姓们倾向于投降,各州的实际统治者,割据的军阀势力,也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投降?他们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清算。
不投降……北安军来了同样打不过,到时候被灭是必然。
无奈之下,好几个州的实际统治者都决定主动投降,或许将来还能免去一些罪责,便向云州北安军递送去了降表。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有第二个就有第三个。
几日之内,就有四个州的降表送到云州。
苏元也第一时间派将领率兵去进行接收。
到最后,剩下还没有送来降表的,只有两个州。
一个蜀州。
一个交州。
蜀州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
唐林现如今恐怕已经收到消息,唐紫玉就在北安军中。他肯定知道,自己就是投降,等待的也只是会死路一条,那还不如抵死反抗,说不定还有活路。
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幻想,在苏元眼中,这唐林已经是个死人。等北安军一到,就能送其去地府报道。
而另外一个交州,就比较麻烦了……
“主公,交州之所以不投降,恐怕是控制者,已经和南越几个小国秘密联合了。”
议事大殿中央,一张巨大的地图摆放在桌上。
此刻荀或和苏元,以及几名主将都站在桌边注视。
荀或继续道:“主公最开始要下江南时,南越等小国就表示强烈反对,并且也威胁过我们,要加入由西枫国建立的联盟。”
“这事我记得。”苏元道,“当时就讨论过,大家都认为这是南越几国,害怕北安军统一后会动他们,所以反应才如此激烈。”
“是的。”
“王,王爷!”李元霸这时握着拳头道,“他他他们既然找事,那那就收收收收拾他们!”
“呵呵,元霸说得不错。”
苏元可不是个好说话的主,他一路走来,从不怕任何威胁和挑衅。而且一旦遭遇这些事,就一定会报复回去,且不是同等报复,而是五倍,十倍,百倍的报复回去!
先前他还没下江南时,南越小国的威胁就让他很不爽……开玩笑,区区小国,威胁实力数倍于自己的军队,这不是找打是什么?
苏元要不把他们收拾老实了,还真对不起北安军这些士兵。
戚继光道:“王爷,末将愿带兵去收服交州,教训南越。”
荀或道:“交州和南越几国之间的确有一条河,不过这条‘长宏河’流水比较湍急,而且很浅,不适合大型战船。戚将军要去,最好多用一些快舟小艇。”
戚继光点点头,显然是已经有所考察。
苏元道:“继光,你和子龙一起去吧。两个人稳妥一些。”
戚继光有本事,擅长水战,但个人战斗力差一些。赵云这个宗师巅峰一起去,有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
“末将领命!”两人齐声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