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脚踢出来……”其他三个人都有些不明白。
科举这样文文雅雅的事情,怎么是两脚能踢出来的事情呢。
“对呀。据说这位爷斗大的字儿不是一个,但是他的卷子我见过了,不说文章写的多好,最起码字是工工整整的。”杜士轩说道。
“朕问你话呢?”易和安瞪了一眼,不耐烦的说道。
众所周知,这一次开恩科大多选取的都是平民之家的孩子。
所以名额多,考试的门槛也是大大放低。
你要是找不来官员找几个秀才也可以,实在不行你有老师吧,拿上介绍信来,再背上一首诗就行了。
“令尚书院的门都让他踢烂了,那几个老头是一步三回头的把介绍信给了他。”杜士轩淡淡的说道。
大曼的学子熟知的大多都是晋安书院。这令尚书苑一般都是官宦子弟出钱就能去的,但是那里的先生却是有能力。
这里虽然说是令尚书苑,却也是宦家子弟的改造之处。也是因为官宦子弟的改造之处,所以才取名为令。
这里的子弟虽然从这里出去之后不会再闯祸,但到底是没几个会走科举之路,
但其实这里的教书先生都是当官的人,即便是再差有是有功名,毕竟如果你要是没有后台,谁敢对这些官宦家的子弟打骂责罚呢?
“那是取得了名次?”易和安又问道。说实话,他对这个人是真的没什么印象。
“第33名。今年的举人比较多,他也比较靠后,所以可能你没有注意到。但是因为上回那一架在菜市场可是出了名。他那两脚令尚书苑……”杜士轩有些无奈的说道。
若干年以后,或许不会有谁记得这位爷是谁,但一定会记得他踢了两脚要了一分介绍信去考了一个科举。
毕竟这也是几百年不见的新鲜事儿,怎么也是皇室子弟呢?
几个人就在马车里说着话,来到了林福茶馆。
这茶馆在外面搭了一个梯子,直接能够上到二楼去,也是因为积水,所以一楼的门已经不开了。
那梯子倒是安全得很呢。看来是花了大价钱请了工匠来修的。想来这林福茶馆这些日子大概也挣了不少吧,毕竟官宦子弟没有哪个是缺钱的。
这一点易和安还是清楚的很。他当政这几年几乎没罚过什么人,对于这帮官员也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所以是全了别人苦了自己。
他们移上了石台阶就看到了这样一场戏。
一群富家子弟玩了一圈,乌压压的,根本看不见里面是什么情况,易和煦几个好不容易挤了进去。
看见的根本不是什么风度翩翩的贵族子弟。
而是张乱无章的地面,很有几个男生抱在一起薅着头发,脸上鼻青脸肿的,就连胳膊上都已经流了血,一个手里抓着凳子腿,而另一个手里拿着刀,还有拿着筷子的。
一时半会儿真的是搞不清楚是在这里吃饭还是在打架。毕竟凳子碗筷子都挺齐全的。
易和安看了看场面之上,和几个人把凳子一起摆放好了。
整好一面一个形成了一个正方形,四双眼睛就看着那在地上滚来滚去,卷春卷一样的……肉团子。
“打够了吗?打够了就给我说一说这到底是什么事儿?楼下已经站满了衙役。”杜士轩看见另外三位爷谁也不说话,只好开口,毕竟本来就是他的分内之事。
即便是滂沱大雨地上都是积水,可也是能够拉出来板车的,不然皇上还如何南下那板车上站着的都是衙役呢,不管什么时候,这个时候都不能出现了恐慌。
“你管得着吗?爷的事儿,从来没有人敢管。”易和爽一只脚踩在凳子上,另只手摁着普兰,那应家无为这个时候也站不起来了,躺在地上咿咿呀呀的。
“那个这位爷您睁开眼睛好好看看,真的不认识在下了吗?咱们大概半个月前刚见过。”杜士轩有些无语的说道。
这大概是他十几年第一次后悔,他做到这个位置上去管这些京城子弟的乱事儿。
他没钱没事的,为什么要管这些官宦子弟呢?
哪天万一得罪了哪一个不能得罪的人……
大曼可不像清朝一样,对皇室有宗人府来全部管理,大曼只有京兆尹府,只要是京都中闹事儿,不管你是谁,一律都由京兆尹府来处理。
“京兆尹府,杜大人?”易和爽看了好久,这才反应过来。
“这位小爷您记性还算不错,那您看看对面儿这位。”它的对面正是易和安,大曼的皇上。
易和煦这个时候在看这在场啊富家子弟。这些人闹腾惯了,虽然是茶馆里非常时期可以不是胆小的,万一……
虽然不至于是谋杀皇上的事情,可谁出去报个信,这对易和安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额,皇上?”易和爽看了好久,到底还是认了出来易和安。
说实在的,易和安长得比较俊美,但实在是不算帅,个子也算不上很高,那种扔在人群里不是那身衣服绝对显不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