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几乎是看着朱高炽长大的,对于朱高炽是个什么样的人,自然是清楚不过。
然而,一去西安后,竟然变化如此之大!
特别是刚才,一向尊重自己有加的朱高炽,竟然对自己露出厌恶的眼神。
这让姚广孝心中很是震撼。
“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
姚广孝在心中问自己。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能改变朱高炽的,只有西安发生了事变。
朝朱棣说起朱高炽变化之前,姚广孝习惯性的往右手边看去。
当看到空空如也的座位时,姚广孝不由在心中叹息。
“袁道友,莫非你真要从此隐没山林否?”
对于挚友袁珙的不辞而别,姚广孝无数次惋惜缘分天空。
到现在为止,姚广孝一生中遇见的人中,只有袁珙才是他的知己,知音。
知音难觅!
姚广孝和袁珙两人相遇在嵩山少林,见面第一眼,袁珙就对姚广孝道:“你真是一个奇怪的僧人。”
姚广孝疑惑,他没有想到道士装扮的袁珙竟然会对他搭讪?
毕竟佛道之争,可是源远流长的。
不过对于姚广孝来说,他是佛道通吃,佛道之争对于姚广孝来讲,不过是左手打右手而已。
“哦!道长为何如此一说?”
姚广孝倒是好奇,第一次见面的道士能如何评价自己。
袁珙没有客气,直指姚广孝眼眶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和刘秉忠是一路人。
那知,姚广孝听后,不怒反喜,从此视袁珙为人生知己。
说起刘秉忠这人,可谓褒贬不一。
其原因,自然是他效忠的皇帝是元朝的。
当然,刘秉忠个人还是以天下为己任的。
凡国家大小事务,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深得皇帝宠信,他所推荐和提拔的人,后都为名臣。
刘秉忠逝世后,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
元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
元仁宗时,又进封常山王。
刘秉忠一生在天文、卜筮、算术、文学上着述甚丰。
总得来说,刘秉忠的一生得到了元朝皇帝的绝对肯定。
毕竟,刘秉忠随元世祖两次征伐大理和大宋时,功勋卓着。
“先生何意?”
朱棣听出了姚广孝的言外之意,故而开口询问。
听了朱棣的问话,姚广孝从回忆中清醒,随即摇着头叹息道:“大王,西安的秦王恐怕被天下能人皆小视了。”
“小视?”
“先生此言差矣。”
“以本王那侄儿提出谁动打谁的豪言后,天下安敢有人小视呼?”
朱棣满面嘲讽的评价朱尚炳来。
姚广孝听后,再次摇头郑重的对朱棣道:“大王,贫僧可以肯定,秦王之秦,当之无愧。”
“哦!”
“先生为何如此看重?”
朱棣自然是听懂了姚广孝说秦王之秦的意思。
只是,令朱棣没有想到,姚广孝会肯定虎父犬子的朱尚炳,当得起封王之首。
“因为世子殿下。”
姚广孝微微一叹,说道:“世人皆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世子殿下回来后的变化,让贫僧感觉到,秦王为天道之变数。”
“变数?”
朱棣皱着眉头喃喃自语。
不怪朱棣如此,只因他有起兵反抗南京朝廷的想法,皆是因为姚广孝告诉他,天命在北不在南。
可是现在……
看了看姚广孝一脸郑重的表情,朱棣心中突然不安起来。
“先生,天道真有变呼?”
姚广孝见朱棣紧张的模样,不由口宣南无阿弥陀佛。
换了一副无悲无喜的表情后,姚广孝给朱棣吃下一颗定心丸。
“大王安心,即便出现变数,贫僧也可以肯定,必是密宗开启了禁忌法术的缘故。”
“先生,此话当真?”
“密宗真插手了?”
朱棣对于密宗可不陌生。
毕竟他是听着弥勒降生,明王出世这段传奇故事长大的。
故而,朱棣先是大惊,接着就是大怒。
对于姚广孝,朱棣是绝对信任的。现在听姚广孝说起禁忌法术都出来了,自然是凡人之力无法对抗了。
想起年少时听过的神话,朱棣就头疼。
明王出世,弥勒降生。
明教在推翻元朝的统治中,传说使用过的法术,神通可不少。
“贫僧只是猜测,不过虽是猜测,贫僧也能肯定八九不离十。”
姚广孝当然不能肯定是密宗出手。
毕竟密宗牵连太深,即便真是密宗所为,姚广孝和朱棣也不能,不敢公开提起。
姚广孝虽说是猜测,但在朱棣听来,这几乎就是肯定了。
朱棣道:“先生,如果当真是密宗出手,本王该如何应对。”
姚广孝不以为意,说道:“大王安心,即便密宗以禁忌法术试图逆天改命,然而天道有序,岂是说改便改的。”
“可是……”
朱棣还是担心不已。
姚广孝道:“大王真无需担心,密宗如果真不知天高地厚,以禁忌法术干扰天道轮回,朝廷也不会放任不管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