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王小飞闻言,微微一笑。
负责写起居注的官员们,近日将完颜亮的诗词收集起来,拿给自己瞧了瞧。
这货的诗词,确实写的不错,比自己的水平强多了。
只是战斗能力方面,自己肯定是比他更强的。
“既然如此,就将这些人甄别出来,充实到天下各处的城郭之中。不出两代,他们就成为彻彻底底的汉家苗裔了。”
“陛下的意思是……分而治之?”
“是啊,这么大的一坨人,如果全都聚集在一起,难免生乱,必须要分开治理才行。可以参考之前在西南搞的集村并寨,不过要进行微调。”
吴用点点头,理应如此。
“陛下,那些不服王化的蛮夷,又应当如何处置?”
皇帝揉揉眉心,开始思考。
全都杀了,倒是比较省心,但显得过于残忍。
可这群不服王化的蛮夷,基本上都是些暴力分子和不稳定因素,如果投放到社会之中,就会成为安全隐患,非常难搞。
“既然如此,那就在北边新开几个大工程,让他们都去做民工!”皇帝狠下心来,说出了解决方案。
“你们统计一下北地蛮夷之中不服王化的青壮年,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军事化训练。好好挫一挫这帮人心中的凶戾之气,随后就扔到工地上,让他们好好干活!”
“诺!”
……
就这样,生活在北方的契丹人、奚人、渤海人、以及没来得及逃走的女真人,还有一些其他的种族,被按照最新的政策,分为了两类。
一类是喜欢学汉家文化礼仪的,一类是不喜欢学汉家文化礼仪的。
蛮夷们也不傻,他们纷纷表态,自己祖宗三代,都是汉家文化最忠实的粉丝。
当然,也有些蛮夷比较头铁,死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仰和习俗。
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人生。
根据不同的情况,蛮夷们被分为数千人至万人不等的队伍,随后便开始了大迁徙。
他们化整为零,将他们从北方迁徙到中原和南方的各处城镇之中居住。
如此一来,就便于管理了。
而那些头铁凶悍、死不悔改、拒不合作的蛮夷青壮们,集结起来,足有五十万人之多。
看到这个数字,皇帝王小飞开心地合不拢嘴。
有了他们在,北方的官道,建设速度会快上好几倍倍,真是美滋滋。
接下来,就是对蛮夷民工们进行岗前培训了。
负责训练他们的,是李猛、刘唐、石秀、杨雄、王定六、焦挺等同样凶悍的将领。
这就叫做以暴制暴。
在日常的高强度的军事化训练之余,还逼着这帮人学习简体汉字。
一开始,不愿意学习的大有人在。
将这些家伙关入小黑屋进行特殊教育之后,也大都老实了许多。
经过数月的集训,这些家伙身上,总算是有了一点纪律性。
对李猛、刘唐、石秀、杨雄、王定六、焦挺等教官,也产生了畏惧之心。
在这个过程之中,因为各种原因而命丧黄泉的,足有三万余人。
当然最终存活的,也有四十七万左右。
成材比例,还挺高。
城建部从这些人中间挑了二十万人,由李猛、刘唐统领,开赴修路的工地,进行筑路工作。
剩下的二十七万人,则被分成数万人不等的小队,在城建部的组织下,分散到全国各地,去修缮水库和城墙等小的工程。
为了让这些家伙不至于心生绝望之情,怒而造反,城建部也跟他们签订了合同。
干够五年之后,通过简体汉文考试,就可以获得公民身份,像正常人一样,在大梁境内生活了。
很多人学聪明了,他们表示,自己现在就可以进行汉文考试。
现在就想像正常人一样在大梁境内生活!
建筑队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
陶宗旺他们商议之后,将这些性急的人,关进了小黑屋,再次进行特殊教育。
随后,也就都老实了许多。
签订了合同,开赴各处的工地,老老实实干活。
……
燕青来到辽东之后,与岳飞合作,开始艰苦的搜索。
经过数月的查访,最终确定,那些剩下来没有被清剿的女真贵族,给梁军玩了一招声东击西。
这些家伙,并没有继续向北逃亡,而是掉头往南走,进入高丽王朝境内。
消息传到济州府,皇帝王小飞大皱眉头。
狗日的女真人,可真TM会玩儿。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明确了敌人的最终踪迹。
皇帝命令岳飞,守备鸭绿江防线,将女真人封堵在高丽境内,不要让他们再跑到别处去。
随后召集重臣,商议是否对高丽用兵,将女真残党彻底消灭掉。
商议的结果,仗肯定要打的,但不是现在。
因为国家的预算,又出现了捉襟见肘的情况。
大梁刚刚敲下来一大片国土,无论是安置蛮夷,还是布置生产,各方面的投入都很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