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由于马匹资源有限,只有少数贵族才有能力拥有战马。因此,大唐的骑兵大多来自于贵族阶层,而普通百姓则很难成为骑兵。
面对这样的现实,雍奴要想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可谓困难重重。不仅如此,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重新招募新兵,并对他们进行全面的培训。
但这样做又会涉及到李二是否会同意的问题。根据府兵制的规定,每一个军府都有固定的兵力编制,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
如果不是因为之前三族来袭,雍奴恐怕也无法保留现在的七千兵力。
正当两人陷入沉思时,一名将领突然开口道:“公子,这次前来的敌军将领是大度设,此人我们并无太多了解,不知他是否能算出我们的行踪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刘仁轨,等待他给出答案。
刘仁轨不再纠结于骑兵问题,转而开始思考如何应对大度设。
虽然契莫尔房俊曾经与他们有所接触,但大度设却是首次打交道。
不仅是刘仁轨感到忧虑,就连房俊也表示:“大度设作为夷男的长子,一直以来野心勃勃,而且以英勇善战而闻名,据说对大唐也心怀不满。”
历史上大度设同样声名远扬,能够被载入史册的人物,无一不是非凡之才。即使是傻瓜,若能青史留名,那也是愚蠢至极、毫无底线的人。
因此,刘仁轨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杀意:“这么说,此人不仅勇猛无畏,更是个危险分子啊!”
对于那些对大唐心怀不满的外族,刘仁轨认为必须予以消灭。
房俊则对此表示欣慰,因为大唐之所以能在那个时代威震天下,并非偶然。
“薛延陀内部混乱不堪,这正是我们的机遇所在,如果此次能够击败大度设,那么他将不再构成威胁。”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遵循着一条残酷的法则——强者为尊、弱肉强食。
一旦遭遇失败,想要东山再起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毕竟,并非人人皆是铁木真那样的绝世枭雄,大多数人只是平凡之辈罢了。
"没错,此次定要给那条小狗一个沉痛的教训!"刘仁轨信心十足地说道。
截至目前,一切计划皆按部就班地顺利施行,只需持续推进,胜利在望。
然而,房俊内心深处仍存一丝忧虑:"但愿大度设的头脑如常人一般!"
据史书记载,大度设此人智谋平平。否则,又怎会轻易被其麾下的附属势力砍掉脑袋呢?
如今,雍奴军一面加紧训练骑术,一面筹备赶路事宜。由于需要绕道而行,行程近乎翻倍,物资损耗亦大幅增加。士兵们的士气因此稍有低落。
为激励士兵努力训练,房俊果断使出金钱诱惑:"只要你们的马术过关,这些骏马便归你们所有!"
一时间整个军队的训练激情都爆发了,而作为这支军队的将领,刘仁轨却是一脸的忧心忡忡。
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而房俊这种激励士兵的方式明显就是募兵制。
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激发士兵们的斗志,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一旦被有心人抓住机会利用起来,很容易就会成为他被弹劾的理由。
“公子,属下觉得还是需要给这些士兵一些限制条件才好。比如只有立下战功之后,才能获得战马。现在可以将战马借给他们使用,等他们立功后再行赏赐。”刘仁轨建议道。
房俊微微一愣,很快就明白了刘仁轨的意思。
他点点头说道:“是啊,直接把战马给他们,他们可能不会好好珍惜。确实需要给他们一点限制条件才行。”
于是,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军营。原本以为能拿到战马的条件变了,会影响,事实上并没有因此而降低训练热情,反而变得更加努力了。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立下战功,就能得到梦寐以求的战马。而且,相比起用敌人的首级换取奖励,通过立功来获取战马显然更容易些。
与此同时,在雒阳行宫,李二被抽已经过去了很久。然而,李渊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到长安,而是选择留在了雒阳,并打算在这里闹出一番动静来。
雒阳,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东汉时期曾在此建都,隋朝时隋炀帝也曾将都城迁至此处。
而在唐朝,洛阳则成为了东都,其地位举足轻重。
这座城市的格局与长安不相上下,而皇宫更是宏伟壮观。
毕竟,隋炀帝这样的帝王又怎会亏待自己呢?
如今,李二居住于此,大唐的政治中心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这里。
此次李二外出,依旧让李承乾监国,至于其背后的真正意图,无人知晓。
“陛下,北面传来八百里加急!”张阿难匆匆忙忙地跑进来,找到了正在悠然自得地享受生活的李二。
然而此刻,李二的心情却异常糟糕。因为李佑闹事被抓,却在半路上被人解救,这让他愤怒不已,甚至想要杀人泄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