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他巧妙地区分了灾民和那些蹭吃蹭喝的无赖之徒,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援助。
第二步,他推行了以工代赈的策略,让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付出劳动来获得报酬,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又为当地的重建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房遗直要面对的是如何区分并妥善处理那些流民的问题。
他打算将这些流民送到雍奴县去,那里或许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安置条件。
毕竟,在江南这片繁华之地,就算房遗直有心想要安置这些流民,那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别说肥沃的田地了,就算是路边的一根不起眼的野草,很可能都已经属于了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
房遗直深知这一点,因此他才更加坚定地推行着自己的计划,希望能够为这些流民找到一条出路,也为江南的安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流民在这片广袤而荒凉的土地上徘徊,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绝望与无助。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那片能让他们安心耕作、收获希望的田野,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同样,他们也没有一个稳定的住所,只能在这无垠的天地间流浪,风餐露宿,饱受风雨的侵袭。
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他们能够幸运地依靠着朝廷的赈灾物资勉强存活下来,但到了来年,他们依然要面对那残酷无情的生死考验。
这就是流民们的悲哀,他们像是被这个世界遗忘的角落,没有路引指引他们前行,也无法踏入那些繁华的城镇,只能一直在野外苦苦地挣扎求生。
大唐王朝采用的是坊市制度,这一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与秦朝的保甲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它以村为单位,将百姓们紧紧地束缚在这片土地上,通过统一的管理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每一个村子都仿佛是一座小小的城堡,设立有坊市,为村民们提供着基本的生活保障。
然而,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城堡”的大门便会紧紧关闭,将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拒之门外。
村正的权力在这些小小的领地中不容小觑,他们掌握着村民们的生死大权。
对于那些不幸沦为流民的百姓来说,他们的命运似乎已经被注定了。
除了给那些世家大族做佃户,或是出卖自己的体力做一些繁重的体力活之外,他们几乎没有其他的生存之路。
更有甚者,只能在野外默默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程处亮站在一旁,听着房遗直的吩咐,心中充满了沉重。
他知道,这一次的行动非同小可,容不得半点差错。
房遗直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他很清楚,在这群灾民之中,鱼龙混杂,不乏那些心怀不轨、等着看他笑话的探子。
他要做的事情虽然并不完全隐蔽,但如果在前期就暴露了出来,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他再三叮嘱程处亮:“一会你按照计划行动,这一次不要求快,也不要求多,要求只有一个字——稳。”
程处亮和尉迟宝琪两人心里都明镜似的,清楚得很,在那些受灾的百姓之中,混杂着不少企图浑水摸鱼、蹭吃蹭喝的佃户,更有世家大族派遣来的探子,甚至其中还有当初林家势力鼎盛时期遗留下来的探子。
想想大唐灭掉林家才过了多久?想当年,林家是何等的深得民心,几乎要被多少百姓奉若神明,视为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就算最后林家因为种种原因败落了,可它的影响力依然根深蒂固,不容小觑。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林家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选择坚守故土,另一部分则为了避祸改了姓氏,以柴为姓。
那些选择留下的林家人,尽管家族已不复往日辉煌,但他们的影响力依旧不可小觑,
有许多人仍在暗中与他们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房遗直对此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他深知,若是林家真的对他心生不轨,有所图谋,那他们将会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后果不堪设想。
“房大哥,”程处亮神色凝重地说道,“我需要调集一些绝对信得过的人手来协助你,为此,我会从我程家的护卫中抽调一部分人来。”
要知道,程处亮身边可是簇拥着不少护卫的,这些人都是程家的精锐之师,几乎都是跟随着程咬金南征北战、身经百战的老手。
论起忠诚,那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论起能力,也个个都是出类拔萃的好手。
房遗直闻言,微微一愣,似乎从程处亮的语气中听出了几分不信任。
“你这是担心我搞不定眼前的局面?”房遗直一直以来都是以文弱书生的形象示人,说实话,就连程处亮和尉迟宝琪对他也不太放心。
万一房遗直一个不小心,真的被人暗算了,那到时候他们可都要跟着倒霉,说不定还会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被打成白痴都有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