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部的安排下,楚开疆和苗向军的舰队到达了崇明岛,他们是这次帝国部队外出征战地随行舰队。楚开疆跟随魏西,苗向军护送刘学川大军,去印度洋。
刘学川和苗希花的部队并不是很多,两人在战争中征招和收编的部队,只有在征战湖南时收编了何水波和陈灵芝两人的部队,有两万多人,在广东也只是征招了两万多人而已。现在他的部队总共只有八万人。再加上苗向军的两万水军。他们将在下个月的1号启程赶赴印度洋。
王干最后又把宋波和陈晓红的部队划给了魏西指挥。当然。还有王新亮和王世增他们的部队。都归在卢霞的队伍里边。这次杨爱君也跟随魏西出征,作为魏西的副官兼秘书。
他们也直接去了崇明岛。在崇明岛魏西将会整合部队,然后出发东瀛。
逯秀林和黄朝的舰队,便留在了山寨。他们作为整个山寨的后勤运输护航部队。将来运输武器弹药,支援各方战场,都由他们来保驾护航。而王浩则成了这个舰队的总指挥,他还临时接替顾震钧走后留下的帝国海军司令一职。
水军的另一员大将是韩亮,他将跟随苗向军去印度洋。张玉庆本来是想跟着魏西出战,但最后被王干给否决了。他把张玉庆从山东调回来,让他率领舰队,同孟凡友一起陪张帆去美洲。
窦固带兵回到山寨以后,便在山寨训练,同时顾震钧也带着自己的舰队同他们进行磨合训练。
他们的出发时间也定在了下个月的初一。他们要在台风到来之前,迅速绕过台湾海峡,到达南太平洋。在南洋补给后便直奔欧洲
这便是山寨进攻海外的初步布局。
张明的征北大军已经进入了俄罗斯。而驻防中俄边界的王军和马玉法部,也奉命进入了俄罗斯。
马玉法主要是攻占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待定地区。他想一直打到外兴安岭北侧,占领整个黑龙江流域。
这时,工部却传来了好消息。从法国来的科学家同隋彦青和阮元联合。制造出了第一辆拖拉机。据隋彦青的初步估算,大约有50马力。也就是说,在平路上它能拖动2.5吨的重物,而时速可以达到40km每小时。
看到这这个拖拉机,人坐在上面可以自己腾腾腾腾地跑,整个山寨都沸腾了,好多人都来观看。
王干看到这东西之后,首先想到的便是装甲车。但他又一想,现在装甲车,没有用武之地。整个世界上还没有比山寨更先进的武器。所以不用装甲车去对付敌人。单凭山寨的机枪和大炮,就足以扫平全世界。
不过,这不是王干所想要的,王干想要的是让道教来征服世界。所以他想到了印第安人。他想去美洲大陆,把印第安人解救出来,让他们自己建立一个国家。而并不是帝国军队去占领美洲。
当然,王干也想到那里去拿下一块地盘儿。那就是后世巴西的地盘儿,他主要是看中了那里的铁矿。南美洲北端的矿产十分的丰富,而那里后世只有3个国家,巴西、智利、阿根廷。
只不过现在都还是一些原始部落。虽然欧洲人早已经到达了那里,但还没有真正形成国家,还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北面墨西哥在内战,美国也在内战。他完全可以浑水摸鱼。
最好是能横跨南北美洲。把巴拿马运河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他的想法是。从美国解救一批印第安人出来,让他们占据巴拿马地区,成立自己的印第安人国家,毕竟那也是黄色人种。
他还想扶持一个亲华的墨西哥政府。他同张帆也已商量了详细的计划。所以他便想到了南洋的二十万大军。他的计划很简单。战斗要靠南洋大军,统治靠山寨的部队。
他又从山寨调2万人给他们。又组织了5000工匠随行。包括武器的制造与维修人员。这一次,他让颜世卿随行。
而张帆要出发远征,他自己准备的也非常充分带着许多教员。王干又特地让隋彦青他们专门做了两辆简易的装甲车,给张帆带上。又把龚叔刚的飞艇拿出四架。也给他带上,毕竟他们是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又专门印刷了一些道教的典籍,用的是英语和印第安语两种语言印刷。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张帆作为第一个出海的部队,在5月底便扬帆起航了。
想到欧洲的武器现在已经是比较先进了。王干又让石勇那边加紧生产了10辆装甲车,准备让顾震钧和窦固两人带上。以应对突发的状况。
在6月1日,顾震钧、瞿江涛和刘学川,一起离开了帝国,各自踏上了自己的征途。
张帆离开以后道教的工作便由金飞和孟凡香两人主持,孟凡香又抓紧时间培训了一批教员,分配到各大部队去。他们将随着部队的前进,去传播道教的光辉。
这里边的难度主要在培训外语方面。而对于外语这一块。他们也不了解现在各个民族的语言状况是不是同后世一样,他们也只能按照后世的标准语来培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