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了,但是...”加尔低头翻着手中的竹简,“这书,是不是不适合百姓们观看呢?”
厚厚的竹简,记载的全是韩非这几年的感悟。
加尔为什么问这个话?
因为韩非说过:“夫以妻之近及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这话的意思,就是让你别轻易轻信身边亲近之人的话语。
你老婆的话别信,你孩子的话也别信,所有出现在你身边的生物,不管他们对你说了什么,总之,别信就对了。
因为他们也是有可能算计你的那一类群体。
韩非听到加尔的问话,淡笑着点头,“这书...更适合帝王观摩。”
“但你这样就自相矛盾了啊!”加尔有些不解,“那这样的话,现在的韩王该如何信任你呢?你不是一直想改变现任韩王的观点吗?”
韩非听到加尔的话,他的眼神深深看向了手中的竹简。
他默然不语,他眼里全是无奈。
他为何要写这么多书呢?
因为没用啊,他还有什么办法呢?
不管他说什么,韩王不听不听就是不听。
一直到后面,甚至连他的面也不见了...
他不止一次幻想过,自己若是生于秦国会有一番怎样的成就...
但梦总是会醒的,幻想是幻想,现实是现实。
现实就是他生在韩国这个国家。
他当然很爱这个国家,不然也不想就那样看着韩国一步步走向灭亡。
他又怎么忍心看着自己的国家在自己的面前消失呢?!
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拯救不了韩国,即使是他用着结巴的语言在那里声嘶力竭的提醒着世人,提醒着韩国的每个子民们...
提醒他们要振作...要自强...不要被动地接受结果...
但没用啊...
现在的韩国就是一个弱国,上到君王,下到子民,已经开始安于现状了。
现在的韩国,大抵就是等待着秦国的镰刀,慢慢地一刀一刀收割着他们这个国家的现状。
可能不需要秦国,其他随便一个国家都可以让韩国明天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
韩国上上下下,已经开始摆了,摆烂了。
你要地,我们给你,别打我就行。
真要打,打轻点,别让我们感觉到痛就行。
打得要是实在太痛了,至少给我们一口吃的,活着就行。
你看,骨头都软了的人,他还要怎样才能拯救这些人?
而就是这种局势下的韩国,突然跳出来一个人,他说君王应该要收回所有贵族的权利,君王的话事权就是最大的,或许只有这样韩国才能振作起来,或许只有这样韩国就不会灭亡了...
可韩国的贵族能乐意吗?
好你个韩非!
本来好日子都没有多少了,你这混蛋还要剥夺他们身为贵族的权力!
且不说这些权力,他们一代一代传承了有百年之久,单是把手中的权力拱手让给君王这一点,试问哪个大善人能做到?哪个大善人能愿意?
所以韩王敢重用韩非吗?
他或许是想重用的,但他不敢。
韩王也没有秦孝公那种决心,或许他还怕麻烦。
废掉贵族的权力又不是那么好废的,也没那么快能废掉。
就连申不害都废不掉,那可是几百年的根基,他们韩国接下来还有没有几百年都不知道呢。
商鞅能遇上秦孝公,是非常非常幸运的。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商鞅。
你看看屈原吧,身为楚国的贵族,他也主张要消灭贵族这个阶层,最后呢?最后就是楚王听信其他贵族的谗言,不重用他,要不是楚王和屈原从小认识,屈原的结果可能就不是流放,而是直接再见人间了。
再看看现在的韩非。
他主张的就是限制这些贵族的特权从而加强王权,然后又对帝王提出了一大堆的要求。
两边吃力不讨好。
第一次从韩非那种天生结巴的嘴里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前韩王对这个弟弟是有种说不出的无奈的。
好了老弟你别再说了,就此别过吧。
所以在前韩王临死前,他本来都准备闭上眼睛去下面走走了,随后突然想起有什么事情忘记交代自己的儿子了,他又立刻回光返照。
只见他仅仅抓住自己儿子的手,说出了那四个字,“别信韩非。”
说完这话,韩恒惠王才肯放心离去。
太离谱了...听起来都像是某个狗作者编的...
但世间为何都在骂韩非时期的两任韩王皆是昏君...
因为他们确实很多事情的处理上都有些昏过头了...
所以在韩国无所事事的韩非,才在闲暇的时候,写了几本书。
他希望能用这些书警醒现在的韩王。
结果可想而知,韩王没警醒到,警醒到秦国的王了。
很巧,这书或许也知道自己不应该待在韩国。
这些书有自己的思想,此刻,韩非所写的书,正在一个小摊子上发光发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